[才藝圈]機械舞舞動他的青春
摘要: □班永威 文/圖上個世紀80年代,一種叫霹靂舞的舞蹈風靡世界。隨著時代的變遷,這種舞蹈現在演變成了一種極具視覺效果的舞蹈——機械舞。這種舞蹈的舞者隨著節奏
□班永威 文/圖
上個世紀80年代,一種叫霹靂舞的舞蹈風靡世界。隨著時代的變遷,這種舞蹈現在演變成了一種極具視覺效果的舞蹈——機械舞。這種舞蹈的舞者隨著節奏感很強的音樂,做出夸張的動作,將各式各樣的舞蹈動作融合在一起。其獨特的舞蹈風格和創意總能出人意料,讓觀者驚艷。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名跳機械舞的舞者,看看他的成長與蛻變。
張賀晨在比賽中。
因為熱愛所以堅持
近日,筆者采訪了我市機械舞界的“領軍人物”張賀晨,熟悉他的人都叫他張小花。和很多90后一樣,張賀晨生活在一個日新月異的時代,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而他也被這個時代賦予了“個性”和“不羈”的標簽。
張賀晨告訴筆者,他的機械舞夢開始于16歲那年。那時街舞正流行,看著那些充滿青春活力的街舞前輩們動感酷炫的身影,他對街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一心想跟著他們學跳街舞。
下定決心后,張賀晨不顧家人的反對,每天和那些舞蹈愛好者們在一起,學習街舞,一年365天,他幾乎360天都在不停地練習。“別人玩的時候我在跳舞,別人睡覺時我還在跳舞。當時我帶著練習室的鑰匙,每天第一個去,最后一個走。”張賀晨說,一個班的學員中,他進步得最快,因為他的付出比別人多。
專注才能專業
“街舞分很多不同的舞種。很多人學習街舞時,都選擇學習各種舞蹈類型,因為這樣未來的發展空間可能更大。但是,我一開始就鐘情機械舞。”張賀晨說,機械舞不同于其他舞種,它需要舞者有熱情,能磨練一個人的心性。“機械舞有很強的隨機性,能融進生活中,我可以利用機械舞講故事。”張賀晨說。
利用身體各部位肌肉和關節的振動,隨著音樂的節拍,加上自己豐富的想象,創造出令人驚訝的舞步,這是機械舞的特色。“我始終認為,成功不取決于你做多少事,而在于你把一件事情做得精。我不能武斷地說,全面發展就是全面平庸,但我敢說,只有專注才能優秀。”張賀晨告訴筆者,從16歲開始學習街舞到現在,他一直專注于機械舞的練習,因為只有專注才能專業。
為了夢想重新開始
學習機械舞5年后,一天,張賀晨突然感覺自己像陀螺般不停地原地打轉,迷失了方向。最終,他做了一個決定:收拾行囊回家鄉,在家鄉傳播機械舞。
張賀晨告訴筆者,回到家鄉后,他開了間舞蹈室,雖然很小卻很溫馨。“當時舞蹈室只有兩個人,一個是我,一個是我的徒弟。”張賀晨說,說那個學員是“徒弟”倒不如說是小跟班,因為當時他才上小學三年級。就這樣,整個暑假,小徒弟跟著他學舞、練習,有時候還要跟著他出去演出。張賀晨很感激徒弟的父母,因為他們很放心地把孩子交給自己。
那個暑假,張賀晨都在精心打理著那個小小的舞蹈室,認真對待每一名來訪的家長,仔細研究每個孩子的特點,幫助他們各展所長。當時沒有固定的上課時間,只要家長和孩子們需要,他就加班指導。張賀晨說:“我當時就一個簡單的想法:既然他們選擇跟著我學跳舞,我就要對他們負責。就算只有一名學生,我也要好好教。”
幸運的是,第一年,名不見經傳的他竟然招到了30多名學生。那一年的暑假匯報演出,張賀晨看著舞臺上那些稚嫩天真的孩子,心中滿是感慨。現在,跟著他學跳舞的孩子越來越多,他的舞蹈室也換到了大地方。他感謝每一名信任過他的孩子及家長,感謝他們給了自己堅持下去的勇氣。
傳承機械舞文化
張賀晨生活照。
街舞最初是一種街頭文化,后來慢慢走上舞臺,成為流行文化,經歷了漫長而艱辛的過程。張賀晨告訴筆者,他16歲才開始學習機械舞,而他的學生,少兒班中最小的才4歲多,小學員最大的優勢就是樂感和舞感強,而7~12歲是最容易出彩的年齡,他們對動作的理解和記憶已經成熟。而12~18歲的學員往往學習效率最高。
“并不是機械舞改變了他們,而是他們在學習了機械舞之后發現了自己的閃光點,就像打開了一個新世界的大門。這就是機械舞的魅力。”張賀晨說,他想把機械舞介紹給更多的青少年,希望他們能夠愛上這種舞蹈,將機械舞在天中這塊熱土上發揚光大。
“當時我孤身一人開辦機械舞工作室,很沖動也很幼稚,但我慶幸自己當初的決定。在我看來,青春就是用來做夢和犯傻的,還好,我的青春沒有循規蹈矩,還好,我堅持了下來。”張賀晨說。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