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圈里的“狙擊手”
摘要: □蘇弼坤“小鳥是飛翔的精靈、是人類的朋友。有一首歌唱得好:‘沒有鳥兒的天空是孤獨的’。確實,沒有鳥兒的天空,將是多么悲寂……”說
□蘇弼坤
“小鳥是飛翔的精靈、是人類的朋友。有一首歌唱得好:‘沒有鳥兒的天空是孤獨的’。確實,沒有鳥兒的天空,將是多么悲寂……”說這話的人,你或許會以為他是名環保志愿者,其實這只是他眾多身份中的一個。他是李喜保,一個已經60歲的大齡攝影人。他說他最喜歡別人稱呼他“狙擊手”,因為每當自己隱藏在草木中用長鏡頭把嬉戲的鳥兒拉到眼前,成功按下快門時,他都有一種成功的快感。
李喜保在野外拍攝。
“大湖成了我的家”
“長鏡頭、鳥,我的生活除了工作外就剩下這些。雖然我不是駐馬店最好的‘打鳥人’(攝影界把專門拍鳥的人稱為“打鳥人”),但我為‘打鳥’發燒。”李喜保說,為了“打鳥”他能廢寢忘食,因為在他看來,“打鳥”是一個非常有魅力的過程。它的魅力在于“打鳥人”從來都不會滿足,會不停地尋找稀有鳥類,拍了靜止的鳥又想拍動態的鳥。盡管拍的照片很多,盡管這些照片沒有一張是重復的,但你總覺得手里的照片不夠完美。“打鳥人”的心中始終有一個未完成的任務。
“一開始,我只想把鳥拍得清楚,后來,就想拍出鳥的動感。現在,我想的是如何能夠拍出意境、內涵、故事。”李喜保說,為了完成自己心中那個未完成的任務,這些年他付出了很多——住在湖邊,睡在蘆葦中,趴在沼澤里,秋冬季節把家安在宿鴨湖,春夏則在銅山湖安營扎寨。
前些日子,當遷徙的天鵝、大雁等候鳥來到宿鴨湖濕地時,為了拍出鳥兒的靈性,他冒著嚴寒下湖,盡可能在不驚動鳥兒的同時靠近它們。為了拍出美麗的景深背景,他把三角架架在水沒過膝的泥沼地里,讓相機盡可能地貼近水面。后來,專心拍照的他竟然沒發現淤泥已經緊緊地“咬”住了他,最后他好不容易拔出了雙腿,卻丟了一雙鞋。
“濕地有時很危險,從表面上看似乎沒什么,一腳踏進去卻會陷進深不可測的泥中。”李喜保說,在濕地中拍照,丟鞋、摔相機這些都不算什么,有一次,他踩到泥沼上,一下陷進淤泥里,一直陷到了腰部。后來,在朋友的幫助下,他才從泥里爬出來。
李喜保說,“打鳥”這種事是可遇不可求的,很多情況下要在野外將自己隱藏起來,把自己當成湖的一部分,“守株待鳥”。“你把自己當成鳥,它們才把你當成朋友,才會與你和諧共處。”李喜保說。
呼吁人們愛護鳥類
和李喜保交流,你不僅會知道他在“打鳥”方面酸甜苦辣的故事,還會為他與野生動物和諧相處而感動。
“對于‘打鳥人’來說,保護鳥兒的責任很大。我們用鏡頭記錄鳥兒的成長,也讓人們看到大自然的和諧。我希望這些靈動的精靈能喚起所有人的憐憫之心,保護好它們。”李喜保說,現在宿鴨湖濕地保護區已經有鳥類130種、獸類16種、兩棲類4種、爬行動物9種、魚類34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3種,二級保護野生動物21種,河南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9種,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鳥類9種,列入《中日候鳥保護協定》的57種 。
李喜保說,今年在駐馬店宿鴨湖過冬的候鳥較往年明顯增多,宿鴨湖濕地已經成為越來越多遷徙鳥類的重要中途停歇地和聚居棲息地。由于保護得力,加上宿鴨湖水資源豐富,很多候鳥冬季選擇在這里過冬,不再南遷,成了駐馬店“永久的居民”。
說到對鳥和生態環境的保護事業,李喜保顯得頗有信心。他說:“我現在有條件用鏡頭去記錄鳥的生活、展現鳥的美麗,將來還要充分利用圖書、雜志、網絡等渠道,讓更多的人關愛人類的好朋友。我相信,社會各界對我這種生態記錄的行為是關注的,越來越多的人會和我一樣愛護鳥類,保護生態文明。”
李喜保攝影作品欣賞
前赴后繼。
呼喚。
歌舞升平。
天鵝。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