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20萬億 理財疾增難掩銀行壓力
摘要:原標題:存量20萬億 理財疾增難掩銀行壓力 去年的五次降息,讓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大打折扣,不過銀行理財產品的安全性還是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的關注。來自研究機構的預測,
去年的五次降息,讓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大打折扣,不過銀行理財產品的安全性還是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的關注。來自研究機構的預測,理財產品存量已突破20萬億元,同比增長25%。然而這也難掩銀行轉型壓力。
隨著存款利率的放開,銀行迫切需要尋找新的盈利點,分析人士預測,銀行資管子公司的成立速度或將加快。
在2015年經濟下行壓力面前,通縮風險遲遲不能消散,迫使央行采用了持續寬松的貨幣政策,全年多達五次的雙降迫使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呈現單邊下滑態勢,非結構性理財產品的平均收益率從年初的5.26%下跌至年末的4.39%,下幅達0.87個百分點。
不過,股市震蕩、P2P行業洗牌、信托產品頻出兌付危機等風險事件,讓銀行理財產品的安全性凸顯。普益財富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2月25日,共有352家銀行累計發行的面向個人投資者的人民幣封閉式理財產品共82275款。普益財富研究員魏驥遙表示,據已有數據推測,2015年銀行理財存續規模保守估計突破20萬億元。根據此前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的2014年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銀行理財產品余額已達15萬億元。
一邊是理財產品自身收益的不斷下滑,另一邊是互聯網金融爆發式增長導致的金融脫媒。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指出,2015年銀行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呈現整體下行趨勢,銀行理財產品余額持續增長但規模波動增大。銀行資管從產品設立、投資范圍到管理體制都面臨比以往更大的挑戰,銀行需要通過管理和業務的轉型創新來主動應對經濟下行期的資產配置壓力。
另一種觀點則認為,銀行資管子公司的成立進度可能加快。日前,“銀監會撤回商業銀行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員資格”的消息,就被視為是鋪路資管子公司的信號。“由于銀行在金融行業中的特殊定位,跨業經營難以做到完全風險隔離,這也成為阻礙銀行實現跨業經營的重要原因。要完全達到風險隔離,資管部門成立獨立子公司法人化改革依然是極為重要的一步。”魏驥遙談道,“隨著2016年大資管業務的繼續發展,商業銀行對深化這塊領域的需求增強,銀行資管子公司成立的進度可能會加快。”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