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爺們一針一線織出夢想
摘要:純爺們愛上針線活 一針一線織出夢想 □蘇弼坤 劉 迪 文/圖 18歲那年,他到上海做了一名學徒工,跟著師傅學織毛衣,3年后出師;25歲那年,他成了一名合格的工藝員;5年前
純爺們愛上針線活
□蘇弼坤 劉 迪 文/圖
18歲那年,他到上海做了一名學徒工,跟著師傅學織毛衣,3年后出師;25歲那年,他成了一名合格的工藝員;5年前,他在駐馬店開了一家羊絨衫加工店。他就是張小豹,目前和妻子劉天雪經營著一家羊絨衫私人訂制店。
昨日上午,筆者來到張小豹的店里,親眼見識了他的手藝。
純爺們愛上了織毛衣
“濃眉大眼、性格開朗”是張小豹給人的第一印象。筆者到他的店時,張小豹正在幫妻子“縫盤”。“是不是覺得一個大男人干針線活挺奇怪啊?”看到筆者欲言又止,張小豹笑著說。
“其實現在的針線活和傳統的手工縫制完全不同,機械化、電腦編程,平針、鉤針、上針、下針……全都由機器完成。”張小豹說,不管顧客想要什么花樣的毛衣,他都能織出來。
出生在農村的張小豹因為家庭條件有限,18歲那年獨自一人去上海闖蕩。因為年齡小且沒有什么技術,他根本找不到工作,只能在一家編織廠做學徒工。雖然沒有工資,但包吃包住的條件讓樂觀的他欣然接受。
“一開始我以為學徒工就跟學生一樣,有啥不懂的問師傅就可以了。可學了以后才發現,師傅根本不理你,自己一天到晚只能用眼看,不能張嘴問。”張小豹說,因為師傅的工資是按件計算的,說話的時間可能就少干一件,而且師傅也不愿意把手藝輕易傳給別人。好在他后來碰上了一個比較
“我用了3年時間,跟著老師傅學習織毛衣。”張小豹說。
私人訂制滿足個性需求
5年前,張小豹從上海回到駐馬店,憑著近乎完美的手藝,他和妻子開起了羊絨衫私人訂制店。張小豹說,私人訂制是為了更好地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顧客只需要說出自己的需求,他就能為顧客量身定做,最大程度地避免“撞衫”。
張小豹說,工業時代給人們帶來了批量化復制的快捷,但是也帶來了“似曾相識”。人們為何熱衷“手工”,熱衷私人訂制?也許是因為手工訂制的產品具有簡潔的外觀、明確的用途、良好的實用性、獨特的外觀。
張小豹說,他給自己定下了“苛刻”的要求:所有毛衣不能有一針漏線,如果發現產品有一點兒瑕疵,就一定重新加工,直到產品近乎完美為止。
私人訂制讓小店火了起來
筆者在張小豹的羊絨衫訂制店內看到,私人訂制的羊絨衫可選款式相當多。張小豹告訴筆者,除了店內擺放的樣品外,他還可以根據顧客需求做各種款式、顏色、花紋的羊絨衫。
“來這里訂做羊絨衫的人越來越多,因為這里的價格比商場里的實惠,而且款式比較多,是真材實料。”張小豹告訴筆者,這幾天店里來了不少年輕家長,專門來訂制親子套裝,大白等最近比較火的圖案,都賣得很不錯。
張小豹說,經營私人訂制店完全是個良心活,或許訂制的衣服名氣不如品牌產品,但“質量”和“實惠”是他的店立足的根本。
責任編輯:ly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