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醫療開啟癌癥治療新篇章
摘要: 隨著人類基因組測序技術的革新、生物醫學分析技術的進步以及大數據分析工具的出現,精準醫療的時代已經到來。精準醫療是一種定制醫療模式。它以人體基因組信息為基礎,
隨著人類基因組測序技術的革新、生物醫學分析技術的進步以及大數據分析工具的出現,精準醫療的時代已經到來。精準醫療是一種定制醫療模式。它以人體基因組信息為基礎,結合蛋白質組、代謝組等相關內環境信息,為患者量身制定出最佳治療方案,以期達到治療效果最大化和副作用最小化。
解讀基因檢測數據不可或缺
巴西圣保羅市衛生廳羅德里格斯研究員向記者介紹說,近年來,巴西聯邦及各州、市政府對醫療衛生基礎設施不斷加大投入,巴西民眾的健康狀況得到極大改善,惡性腫瘤患者的生存率也在不斷提高。但是現代醫學的診療手段主要建立在解剖學、細胞病理學及影像學檢查的基礎上,對于患相同疾病的不同病人,醫生通常會給病人開出標準劑量的同一類藥物,而沒有考慮到不同患者會對藥效及副作用產生不同的反應,從而形成了當前的不精準臨床用藥現狀。
以腫瘤防治為例,腫瘤是一種基因組疾病,它是正常細胞中基因突變的不斷積累而導致的細胞惡性增殖。每種癌癥都有自己的基因印記、腫瘤標記及不同的變異類型。圣保羅市腫瘤醫院佩德羅主任介紹說,癌細胞非常的“狡猾”,它們會在一定時期內“偽裝”成正常細胞,逃避人體免疫系統的監視,并且癌細胞的突變過程具有多樣性和高度異質性,這是癌癥治療中容易出現耐藥性的關鍵因素。在精準診斷方面,醫院會對病人臨床信息資料、生物樣本進行收集整理,并通過基因測序技術對病人分子層面信息進行整合,由此醫生可以早期預測腫瘤的發生和可能的發展方向。因此,基因檢測數據的解讀是精準用藥的基礎。對于乳腺癌、肺癌、結直腸癌以及黑色素瘤和白血病患者而言,基因檢測已成為診療、預后判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基因檢測有助于醫生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同時也有助于提示患者疾病風險,進而整體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靶向藥物治療精準且傷害最小
在腫瘤治療領域,如果能夠在早期發現病情,一般推薦手術治療,中晚期患者可以考慮其他治療方式。但具體的治療方式可能會受到患者個人身體情況、病情進展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不同,醫生會建議采取個體化治療方案。佩德羅介紹,所謂的個體化治療,是根據腫瘤的病理和分子生物學特征,為患者選擇適當的治療,使其獲得盡可能長的生存期。按照過去的治療方式,醫生根據經驗判斷患者屬于哪種類型,有可能會導致很多的患者用藥無效。
運用靶向藥物治療,它的原理就是考慮每一個個體健康的差異,制定個性化的預防和治療方案。其優勢在于,治療藥物可以在細胞分子水平上選擇結合點,干擾腫瘤細胞的生長,將其置于死地,而不會波及周圍的正常細胞。因此,相對于化療等常規治療手段,靶向治療不僅精準,還可以減少對患者身體不必要的傷害,減輕痛苦,爭取更多的治療時間以延長壽命。
精準診療需為患者建立完整數據庫
在佩德羅看來,精準醫療的核心就是個性化的治療。腫瘤的個體化治療應基于規范治療,結合患者的個體情況,選擇更適合的治療方法及藥物。“即便患同種癌癥,患者之間也存在個體差異,況且腫瘤內部同樣有差異。正是由于個體差異性大,決定了用同樣的方法治療同樣的疾病在不同人身上會產生不同效果。為了最大程度上避免治療不足及過度,我們急需精準醫療的出現。”佩德羅指出,常規化療的有效率為70%,仍有30%無效。在治療前,醫生無法區分哪些病人可以從常規化療方案中獲益,也無法提前預測藥物的副作用。實施精準治療之后,醫生可以在用藥前,就知道病人是否可以從藥物治療中獲益及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從而為病人提供精準的醫療服務。
圣保羅腫瘤醫院已經在醫院內部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患者數據庫,以及規范化的生物樣本采集、存儲系統。佩德羅對記者說,以上這些體系的建立與完善,其目的就是為了向患者提供更精準的診斷與治療,一方面可以把握住病人的最佳治療時機,另一方面也減輕了病人的經濟負擔。
佩德羅告訴記者,個體化治療是未來癌癥治療的方向。未來的個體化治療將多方面考量患者各種信息,包括個人情況(如性別、家庭背景、生活習慣等)、影像、病理、基因等,更準確判斷病情,針對患者的主要基因變化進行治療。
?。ㄊケA_12月24日電)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科技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