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懷念學習樊粹庭先生
摘要: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張 德 軒 駐馬店歷史悠久,文化厚重,素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之美稱,因歷史上設皇家驛站而得名。駐馬店是人類較早開發的地區
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張 德 軒
駐馬店歷史悠久,文化厚重,素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之美稱,因歷史上設皇家驛站而得名。駐馬店是人類較早開發的地區之一。漢初置汝南郡,唐宋時期為蔡州,元明清設汝寧府。我們的先民很早就在這塊土地上辛勤勞作,繁衍生息。古蔡國、古朗陵國、古江國至今有遺址可尋。駐馬店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無論遠古還是近代,我們的至圣先賢都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故事和膾炙人口的傳奇。這里孕育出李斯、楊靖宇等一大批歷史名人,創造出盤古、梁祝、重陽、車輿、嫘祖、女媧、冶鐵鑄劍文化等璀璨奪目的文化傳奇。西漢時期,汝南人桓寬整理的專著《鹽鐵論》,開中國劇作范式之先河,有了矛盾沖突,被郭沫若先生認為“可以說是走向戲劇文學的發展”,這比宋金時期《西廂記諸宮調》早了1000多年。早在春秋時期,在今天上蔡、汝南一帶的蔡地興起的“蔡謳”,被稱為戲曲音樂的源頭,兩漢時期傳入宮廷。起源于南朝梁代的宮廷樂舞《老胡文康》,有汝南人周舍“上云樂”中的歌舞。在中國戲曲走向成熟的宋、元雜劇時代,有元代著名的雜劇作家西平人李好古。被稱為志怪小說鼻祖新蔡人干寶創作的《搜神記》,寫下了500多個傳奇故事,引領中國傳奇文學之風騷,至今仍為戲劇創作提供著豐富的營養。明末,汝南羅卷戲興起,到了清代演出紅火,被稱為河南豫劇源頭。原創于汝南的卷戲,成長于汝南的鑼戲,起源于汝南的卷鑼戲,是河南地方戲發展的里程碑。
歷史發展到20世紀,一個偉大人物的出現,改寫了河南豫劇的發展史,是中國戲劇史和豫劇發展史上的一個奇跡。1905年,樊粹庭誕生在遂平縣(今屬經濟技術開發區)關王廟鄉潘莊村;1929年,他畢業于河南大學的前身中州大學,并獲文科碩士學位;1934年,他頂著壓力,辭官不做,決心改革當時最受人“白眼”的“土梆”戲。樊粹庭1934年創辦豫聲劇院,自任團長、編劇和導演,并與豫劇皇后陳素真大師共同改革豫劇的表演、音樂、服裝及化裝和劇院管理等,對河南梆子這一普通地方劇種實施了全方位改革。豫劇由此脫胎換骨,實現了質的飛躍。1935年,他開始編寫劇本,在20多年中創作改編70多部大戲,引領河南梆子完成了從廟會高臺向都市劇場的跨越,從鄉村走進了城市。他使豫劇在樣式上具備經典化,最終把豫劇這一草臺班子推向了全國,使其和京劇一樣成為全國大劇種之一,遠播全國16個省區市(含臺灣及新疆建設兵團),取得了豫劇在200年發展史上最大的飛躍,他因此被后世譽為“現代豫劇之父”。他是豫劇史上第一位專業編劇,第一位豫劇職業導演,第一位豫劇學校校長,他還被稱為“中國的莎士比亞”,“河南的關漢卿”等。
樊粹庭的劇作筆鋒伸入社會最底層,表現的都是社會上的小人物,開挖人物內心世界,觸及人們遭遇的坎坷。他的劇作一般沒有大團圓式的“桃李芬芳”,多以悲劇見長,揭露了當時社會的罪惡,表現了人民群眾對社會制度的抗爭。愛國主義,是樊粹庭豫劇創作上的又一個重要方面。在抗日戰爭最危急的時刻,他把劇團更名為“獅吼劇團”,以寓“睡獅警醒”之意;他創作的劇目多為反抗外族入侵的愛國劇目,表現了愛國精神和民族氣節。這對于倡導豫劇健康向上的思想內容起到了正確的引領作用。在抗日戰爭時期,他在自身劇團十分困難的情況下,不斷將劇團微薄的收入捐贈抗戰前線;抗美援朝時期,他率劇團奔赴朝鮮戰場慰問演出,極大鼓舞了前方將士。樊粹庭始終把改革創新作為豫劇傳承發展的神圣事業和崇高理想,并為此奮斗了一輩子。他敢作敢為、敢于擔當,甚至到了劇團難以為繼忍饑受凍的地步,他仍然無怨無悔、百折不撓。藝術上精益求精、追求完善,是樊粹庭的最高藝術境界。
樊粹庭是豫劇改革的先驅者,是追求卓越的戲劇藝術大師。有這樣一位大師,是我們駐馬店人的驕傲和自豪!對于駐馬店這樣一位歷史性的優秀人物,多年來文學藝術界給予了很多的關注和研究,特別是省文化廳、河南大學、西安等一批學者,30多年來致力于樊戲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推動了河南豫劇的發展。相比之下,駐馬店作為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正處在一個波瀾壯闊、充滿希望的關鍵時期,即將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優秀文化的引導和滋養,需要更多更好的文學藝術作品。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座談會講話中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眾所周知,戲曲具有悠久的歷史、獨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眾基礎,在表現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發揮著獨特而重要的作用。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國務院辦公廳于今年7月印發了《關于支持戲曲傳承發展的若干政策》,對進一步振興我國戲曲藝術作了專題部署,并給予一系列政策支持。今天上午,我們在此成立駐馬店市樊粹庭豫劇文化促進會,下午,由市樊粹庭豫劇文化促進會和市炎黃文化研究會共同主辦樊粹庭豫劇文化研討會,我們將貫徹各級政府的文件精神,致力于戲曲的傳承發展,促進戲曲人才健康成長。
為了把促進會建設成廣大豫劇愛好者交流學習、提升發展的平臺,我愿借此機會,向促進會各位同仁提出幾點希望,與大家共勉:一、我希望各位同仁秉承崇高理想,堅持學術操守,戒除浮躁,甘于寂寞,安守一方凈土,通過扎扎實實的努力,把促進會建設成一個名副其實的研究團體、學術機構。二、我希望廣大同仁永遠懷念
(本文系作者在市樊粹庭豫劇文化促進會成立大會上的講話)
責任編輯:ldm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