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攜投貸聯動優勢布局私募
與獨立PE機構利益沖突成難題
摘要: 自今年6月11日監管層對私募基金業務(PE)開閘后,截止到12月10日已有17家商業銀行正式獲得了PE業務牌照。對于下一步銀行將如何布局PE,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有兩種模式:
自今年6月11日監管層對私募基金業務(PE)開閘后,截止到
17家銀行入局
據北京商報記者統計,自
在業內人士看來,在目前金融混業經營的大背景下,銀行申請私募牌照已有遍及整個銀行業之勢。一位基金行業分析師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這種牌照未來肯定有更多的銀行獲得,但這并不意味著每一個銀行都會有。主要有兩方面原因,第一,監管層肯定會設置一個門檻;第二,如果銀行旗下已經有信托牌照,同時信托公司已經申請獲得私募基金管理人資格,就不需要再申請私募基金管理人資格。
中國社科院金融重點研究室主任曾剛表示,在依靠息差的傳統借貸業務獲利減少的背景下,銀行只有提升中間業務收入來彌補盈利下滑,所以投行業務和資產管理業務對銀行而言顯得越來越重要。另外,從監管方面而言,逐步放松銀行直投業務的限制,條件已經比較成熟,不過,對銀行涉足該直投業務或許前期依然有一定門檻。
兩種經營模式
據了解,目前商業銀行入局PE業務主要有兩種模式,分別是只投不貸和投貸聯動。
實際上,所謂投貸聯動,是指商業銀行為客戶提供信貸支持,VC或PE為企業提供股權融資服務,以“股權+債權”的模式,為處于初創期或成長期的中小科技型企業提供融資。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在銀行獲得私募牌照后,預計商業銀行在投貸聯動方面會有新的突破。一方面,銀行可以通過發行私募基金產品向高凈值客戶募集資金,對新興產業企業進行股權投資;另一方面,還可以對企業后續融資需求提供貸款支持,通過“股權+債權”的形式滿足企業融資需求。
“這不僅順應了銀行業綜合化經營的趨勢,也符合銀監會鼓勵銀行發展投貸聯動的要求。發展投行業務與資產管理業務對于銀行在利率市場化下的經營非常重要,逐步放松銀行直投業務限制,條件已經比較成熟。不過現在監管層是選擇部分銀行做試點還是已經準備推廣到大范圍還真看不清楚。”曾剛認為。
優劣相爭
值得注意的是,實際上無論采取哪種模式,銀行入局PE業務都存在著明顯的優勢和劣勢。一位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的私募人士表示,一般來說,商業銀行擁有企業更加深入和全面的信息。如果銀行下屬PE機構決定投資一家企業,外界會認為這家企業的質量值得信賴。如果銀行采取投貸聯動,更能夠給其他的借貸參與者以信心。
此外,在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系副主任呂隨啟看來,銀行入局PE業務還能夠降低投貸之間的利益沖突和代理成本。“如果銀行投貸聯動,更有利于兼顧股權投資者與債權投資者之間的利益,降低兩者之間的利益沖突和代理成本。”呂隨啟表示。
盡管如此,銀行入局PE業務的劣勢也表現得很明顯。“實際上,銀行下屬PE機構只投不貸型項目與獨立的PE機構所做的項目在投資模式、交易條款等方面基本相同。”前述基金行業分析師表示。
事實上,銀行系PE還要面臨與獨立PE之間的利益沖突問題,如何化解沖突也成為銀行能夠順利開展PE業務的一個難題。“銀行市場化分拆下屬PE機構的一大推動力就是來自獨立PE機構的壓力。獨立PE機構往往是銀行貸款、股票承銷、基金托管業務方面的重要客戶。商業銀行自己從事PE并購業務,與客戶競爭,自然存在利益沖突。”上述分析師還如此表示。
北京商報記者 劉澤先 鄒晨輝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中國經濟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