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控糖從空腹血糖開始
摘要: (Gettyimages供圖) 冬季血糖易波動,除遵醫囑用藥外,飲食上要減少高脂肪食物的攝入,并增加晚餐后的活動量 對于糖友來說,長期把血糖控制在良好范圍對于病情控
(Gettyimages供圖)
冬季血糖易波動,除遵醫囑用藥外,飲食上要減少高脂肪食物的攝入,并增加晚餐后的活動量
對于糖友來說,長期把血糖控制在良好范圍對于病情控制和減緩并發癥的發展意義重大,這一點在多個大型的循征醫學研究中得到了充分證實。然而隨著冬天的來臨,氣溫逐漸降低,一些糖友會發現,冬天的血糖控制似乎要比春夏的時候來得困難,這是由于寒冷刺激使腎上腺素分泌增多,血糖代謝減慢,從而使血糖升高。日前,在中山三院舉行的糖尿病健康講座上,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主委、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翁建平教授表示,血糖監測是糖尿病綜合管理的重要環節,也是糖尿病治療的“五駕馬車”之一,冬天科學的血糖監測與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
空腹血糖是
糖尿病管理的風向標
衡量糖尿病控制水平的標準是糖化血紅蛋白。糖化血紅蛋白是否達標,與空腹血糖數值密切相關。為控制好血糖,從而預防糖尿病并發癥,需保證糖化血紅蛋白達標,而這第一步就是需要先使空腹血糖達標。
首先,空腹血糖達標有助于餐后血糖達標:空腹血糖水平是全天血糖的基礎,餐后血糖水平在空腹血糖的基礎上發生變化。空腹血糖好比水位,餐后血糖好比船位,水能載舟,空腹血糖高即水位升高,餐后血糖這個船位自然會升高,這就是水漲船高;如果水位降至正常,船位自然也會降低,這就是水落船低。可見,忽略空腹血糖,控糖效果將會大打折扣。
同時,大量研究發現,空腹血糖達標對糖化血紅蛋白達標貢獻更大。著名的Riddle研究發現,當糖化血紅蛋白
另外,空腹高血糖還與心血管疾病密切相關:一項大型研究發現,空腹血糖每降低1mmol/L,總體腦卒中風險降低21%,缺血性心臟病風險降低23%,心血管死亡風險降低19%。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的嚴重并發癥,而空腹高血糖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決定因素。
空腹血糖最好
小于6.1mmol/L
目前,空腹血糖數值對控糖效果的重要性已經被醫學界廣泛認可和推薦,那么理想的空腹血糖控制目標是多少呢?
在美國臨床內分泌醫師協會(AACE)公布的《2013年AACE糖尿病綜合管理流程》中,提出了明確且嚴格的空腹血糖控制目標:空腹或餐前血糖<6.1mmol/L,且無低血糖發生,這才是全面意義上的血糖達標。通常空腹血糖在4.4~6.1mmol/L屬于良好,空腹血糖≤7.0mmol/L為控制一般,空腹血糖>7.0mmol/L為控制較差。
此外,翁建平提醒各位糖友,空腹血糖指的是在8~12小時內無任何能量攝入,即不吃主食、肉蛋、奶等含熱量的食物,可以喝水的情況下檢測的血糖,一般在早上7時左右檢測較為合適。
根據美國內分泌醫師協會(AACE)的指南推薦,糖尿病患者應該遵循“先空腹再餐后”的血糖管理步驟。所謂的“先空腹再餐后”,指的是:如果服用口服藥不能使糖化血紅蛋白達標,則需要加用基礎胰島素對空腹血糖進行管理,即先通過監測空腹血糖水平對基礎胰島素劑量調整,以幫助空腹血糖或餐前血糖達標,同時推動整個血糖整體達標,如果仍然不能使血糖整體達標,再考慮餐后血糖的管理。
糖友冬天
少攝入高脂肪食物
冬天不少人食欲增大、攝入糖分變多,血流速度減慢,血管容易出現內壁增厚腔隙變窄等病變。所以,冬天是糖尿病人容易復發和加重的時節。此時除了遵醫囑用藥外,糖友一定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來幫助控制血糖,具體包括:1.注意減少高脂肪食物的攝入,尤其在晚8時后不要進食油膩食品,或吃大餐,最好在睡前3小時吃晚餐; 2.增加晚餐后的活動量,如晚餐后1小時步行30~60分鐘;3.通過控制飲食和運動,把體重控制在目標范圍內。理想體重=身高(厘米)-105,把體重控制在理想體重的上下10%以內即可。(記者馮馮)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廣州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