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APP掛號,切莫淪為新型“號販子”
摘要: 移動互聯網時代已經到來,移動醫療已成為熱門詞匯,眾多帶有網上掛號、網絡咨詢、健康管理、康復指導等功能的醫療類移動APP上線運營,呈現出一片繁華場景。然而,移動醫
移動互聯網時代已經到來,移動醫療已成為熱門詞匯,眾多帶有網上掛號、網絡咨詢、健康管理、康復指導等功能的醫療類移動APP上線運營,呈現出一片繁華場景。然而,移動醫療的熱鬧背后,必須面對三個待解難題。
首先,移動醫療掛號并未解決號源緊張問題。不少移動醫療類APP都帶有預約掛號功能,可以為患者提供手機在線掛號的服務。掛號,的確是患者的剛性需求。在醫療資源短期內難以均衡的情況下,優質的醫療資源仍多集中于大醫院,在人們對于醫療趨高要求的“本性”驅使下,患者往往愿意直奔大醫院去掛專家號,凌晨就在醫院排起長隊的情況屢見不鮮。如果移動醫療能夠提供足不出戶掛號的服務,的確將會大受患者歡迎。
然而,從現實情況來看,,很多互聯網企業推出的移動醫療APP,所提供的號源,均在醫院原有號源范圍內,并非新增加號源。也就是說,蛋糕還是那么大,只不過多支了一個攤子來賣。
在這種情況下,“僧多粥少”的情況并不能根本得以改變。甚至,還會讓患者無所適從。以前在醫院門口排隊就好了,現在可好,多個掛號平臺同時在掛號,每個平臺都指向有限的號源,患者反而不知道如何能掛到號了。
公立醫院的醫療資源,是應患及大眾的公共資源。筆者認為,移動APP在此間最應發揮的是“精確導診、提高診療效率”這一基礎作用。如果移動互聯網企業專盯著現有的掛號功能,甚至與一些醫院達成所謂的合作,拿到一些號源,以此為噱頭“畸形”發展,最終傷害的還是大眾利益。這樣的發展恐怕也難以長久,甚至會淪為“移動醫療”和高科技包裝下的“號販子”和“黃牛”。
要解決號源緊張問題,根本上還是要全面深化醫改大環境下,推動分級診療,提高基層醫療機構水平,切實擴大優質醫療資源的覆蓋面,以此贏取患者信任,這樣自然會帶來分流,有效避免“扎堆”就診。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