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網絡版”命運共同體
摘要: 【互聯網中國·新理念新征程】 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將于12月16日開幕,屆時,來自全球五大洲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包括“一帶一路”沿線40多個國家
【互聯網中國·新理念新征程】
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將于12月16日開幕,屆時,來自全球五大洲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包括“一帶一路”沿線40多個國家的代表,20多個重要國際組織負責人,以及600多位互聯網企業領軍人物、互聯網名人等將齊聚烏鎮。
從萌芽到勃發,從1994年的四大骨干網絡到如今數不勝數的網絡站點,從最初的撥號上網到現在暢通無阻的WiFi。截至今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6.68億,互聯網普及率48.8%。互聯網改變了中國,中國也在改變著網絡世界。
“互聯互通·共享共治”,這八個字看似簡單,卻成為兩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主題。“這無疑彰顯了中國作為大國的責任感,也體現了中國愿與世界各國攜手推進網絡發展,參與全球網絡治理的意愿。”北京郵電大學互聯網治理與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李欲曉說。
在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副教授、信息技術與國際安全專家沈逸看來,“‘互聯互通’體現了網絡的本質屬性和發展需求;‘共享共治’則是網絡空間秩序要達到的目標、模式和追求”。他認為,不管各國發展程度如何,在網絡世界里都享有平等的權利。現在中國正力爭成為全球網絡基礎設施的提供者,為各國的網絡發展搭橋鋪路。
從目前全球互聯網發展態勢來看,構建一個良性的網絡空間,對整個世界的和平發展都頗具意義。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任魯煒在9日舉行的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網絡空間中沒有誰能夠獨善其身,也沒有誰能夠置身事外。“中國作為網絡大國,舉辦世界互聯網大會,也希望各方休戚與共,共筑安全,共謀發展,共建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互聯網治理體系,讓互聯網更好地造福全世界。”魯煒說。
對中國來說,世界互聯網大會會址永久落戶烏鎮,無疑加速了“互聯網+”的進程。
對于今后我國互聯網的發展,李欲曉認為,我們須以當前網絡發展存在的不足為著力點,進行長期的努力與探索。他期待:“眼前這場盛會將成為我國互聯網發展的下一個起點,也將進一步推進全球網絡的‘互聯互通,共享共治’。”
(光明日報北京12月10日電 光明網記者 李政葳)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光明網-《光明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