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礦業央企寒冬“閃婚” 推動產業結構調整
摘要: 在新一輪國資改革中,通過兼并重組讓國企迅速做大做強是主要思路,繼中國南北車合并為中國中車后,南北兩大礦業巨頭也終于牽手。昨日,北京商報記者從國資委獲悉,經國
在新一輪國資改革中,通過兼并重組讓國企迅速做大做強是主要思路,繼中國南北車合并為中國中車后,南北兩大礦業巨頭也終于牽手。昨日,北京商報記者從國資委獲悉,經國務院批準,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冶集團”)整體并入中國五礦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五礦集團”),成為其全資子企業,中冶集團不再作為國資委直接監管的企業。但在鋼鐵、礦業等行業因需求不振、環保壓力增大而處于寒冬之時,礦業集團形成合力后能否突圍尚待觀察。
并購實現資源互補
據悉,此次重組的兩個企業都是業內的龍頭企業。其中,五礦集團是以金屬、礦產品開發、生產、貿易和綜合服務為主的大型國際化企業集團,去年實現營業收入3227.57億元,位列世界500強第198位,在金屬類企業中排名第四位。中冶集團則是全球最大的冶金建設承包商和冶金企業運營服務商,是國內產能最大的鋼結構生產企業。
從經營的范圍上看,五礦集團的業務覆蓋面明顯大于中冶集團,但二者業務互補性較強。中冶集團在國內傳統冶金工程市場居領先地位且擁有先進的冶金設備制造技術,而五礦集團旗下則擁有有色金屬與黑色金屬等多個板塊,合并后雙方能夠實現資源共享,亦能降低成本。
業內人士指出,中冶集團和五礦集團的戰略重組是國企改革頂層文件發布后,央企兼并的第一個大動作,后續還會有若干家國企走上兼并重組的道路。日前出臺的國企改革文件頂層方案已明確提出,將逐步清理退出一批、重組整合一批、創新發展一批國有企業。隨著國企改革的推進,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表示,國企兼并重組的腳步正逐步加快。
推動產業結構調整
在國企改革的大背景下,國企兼并重組并不少見。“但此次中冶集團變身為子公司,被五礦集團完全吸收,這樣的方式在過去的案例中并不常見。”國資專家、上海天強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祝波善說。
在祝波善看來,按照以往慣例,國企重組時由于涉及到人事等問題,一般都是強強聯合的方式合并,除非是企業經營慘淡,甚至資金流出現問題,才會讓一家成為另一家子公司。如今,五礦和中冶的經營狀況并未出現大的問題,采用“子公司”方式,應該主要是考慮到兩家企業未來將調整主營產業結構等。
“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企業數量過多、產能過大、產量過高的鋼鐵業出現種種弊端,特別今年前10個月,全國大中型鋼鐵企業虧損面接近50%,鋼鐵業重點地區河北省鋼鐵業虧損面高達60%,讓產業變革已不得不為。”祝波善說,“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礦業外,中冶集團的主營業務為鋼結構生產,在目前我國鋼鐵產業產能嚴重過剩,且鋼鐵需求趨弱時,中冶未來的前景并不樂觀,而五礦的業務更廣泛,將中冶收入囊中后,可以根據自身業務版圖調整兩家企業的重心。”
幫助企業走出寒冬
近年來,舉步維艱的鋼鐵、礦產行業虧損面逐步擴大,不少企業都在嘗試轉型,但也遭遇重重困難。
而作為行業龍頭企業的中冶集團和五礦集團,它們的資產體量相對較大,轉型難度比一般企業更大,而通過這樣的并購方式,轉型的難度也將有所減低。“一方面,通過企業的合并重組,將實現企業不良資產的整合,以中冶集團為例,中冶集團擁有不少大型鋼廠,但由于行業普遍低迷,鋼廠能接到的訂單并不多,而合并重組將試圖解決這些鋼廠的出路。另一方面,此次合并打通礦產和煉鋼產業鏈,降低運營成本,更好地提供市場需要的產品和服務。”祝波善說。
另一方面,五礦集團與中冶集團的戰略重組,也被質疑是否會帶來行業壟斷問題。“考慮到此次合并的兩家企業所處行業大多產能過剩、整體形勢低迷,很難形成真正的壟斷,走出寒冬才是企業面臨的最大挑戰,” 祝波善說,“現在鋼鐵、礦產、煤炭等產業產能過剩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國有企業的投資失控、效率不高、投資成本巨大所致。通過央企重組并購,可以整合這些行業上的國有資本,調整產能結構。”(蔣夢惟 黃維臻)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