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轉賬“全免”時代大幕開啟
摘要: 原標題:銀行轉賬“全免”時代大幕開啟 多家銀行宣布手機銀行、網上銀行轉賬全免費 上周末,又一家銀行宣布正式取消轉賬手續費。至此,浙商銀行、中信銀行
原標題:銀行轉賬“全免”時代大幕開啟
多家銀行宣布手機銀行、網上銀行轉賬全免費
上周末,又一家銀行宣布正式取消轉賬手續費。至此,浙商銀行、中信銀行、上海銀行、招商銀行等多家銀行已在近期同步全面開啟了手機銀行、網上銀行轉賬全免費。這意味著銀行轉賬進入“全免”時代的序幕正式開啟。
分析認為,第三方支付等互聯網金融的興起,倒逼銀行推出了越來越多的免費服務,取消網銀收費將是大勢所趨。未來的格局可能是:小額支付在第三方支付工具,大額轉賬在銀行網銀。
廣州日報訊 浙商銀行宣布從12月5日零時起,浙商銀行個人客戶結算電子渠道全免費。而在更早前,上海銀行、江蘇銀行、招商銀行等也都有了類似規定,全面開啟網銀、手機銀行轉賬零收費時代。
線上線下轉賬都開始免費
此前的12月1日,中信銀行宣布正式取消個人網銀境內轉賬手續費。該行表示,即日起該行客戶通過個人網銀辦理境內轉賬業務,包括異地和跨行轉賬均可享手續費的優惠。今年10月,中信銀行已宣布手機銀行實時轉賬零手續費優惠,至此,該行已在手機銀行、個人網銀渠道均實現轉賬手續費全免。此外,上海銀行也宣布自11月1日起實施個人網銀及手機銀行轉賬零費率,不論金額大小、本地異地、本行跨行,轉賬全免費。江蘇銀行宣布自10月11日起網上轉賬手續費全免。而招商銀行則早在9月就宣布了從9月21日起該行網上銀行不論本行或者跨行同城、異地轉賬全部免費。
據浙商銀行個人銀行部總經理陶嶸介紹,“電子渠道全免費”指的是“網上銀行、手機銀行、自助轉賬機、ATM 等所有電子渠道都實行免費政策”,相比較前期其他銀行網上銀行、手機銀行轉賬免費政策,這次減免渠道范圍更廣,讓利客戶更多。
也就是說,銀行除了開啟網絡轉賬免費外,在柜臺和ATM也同時開啟了個人客戶端的免費政策。
大行被動 轉賬費仍較高
傳統的三種轉賬方式主要包括柜臺、ATM和網銀轉賬,通常柜臺最貴、ATM次之、網上銀行最優惠。網上銀行轉賬收費標準一般為柜臺的一半或者更低。在小行積極求變降低轉賬費用的同時,中農工建四大行依舊實行轉賬收費。
以某國有大行網銀轉賬為例,2000元以下手續費0.5元;2000元至5000元手續費2.5元;5000元至1萬元手續費5元;匯款1萬元至5萬元手續費7.5元;25元封頂。而其ATM跨行轉賬手續費,最高收費50元。與網上轉賬收費相比,不少股份制銀行對手機銀行轉賬的優惠力度要大很多。民生等多家銀行都實行手機銀行轉賬免手續費,客戶通過手機銀行轉賬,無論同城異地還是本行跨行,均為零收費。而在國有銀行中,工行和中行針對手機銀行轉賬也有免費的優惠。
“我們也不需要通過大行轉賬,直接掛靠一個超級網銀賬戶,大行的資金就可實現實時轉賬到我的另一個銀行賬戶,而且是免費的。”白領黃女士告訴記者。
部分銀行調整轉賬收費情況
招商銀行:網上個人銀行、手機銀行APP辦理境內任何轉賬業務全免費。
中信銀行:個人網銀、手機銀行辦理境內轉賬業務全免費。
寧波銀行、浙商銀行、上海銀行等地方性商業銀行:網銀轉賬全免費。
第三方支付強勢搶食 倒逼銀行轉型
“一般的小額支付使用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工具;然而大額轉賬使用第三方支付工具難免擔憂安全問題,銀行實行網銀轉賬免費以后,既解決了安全轉賬問題,又實現了轉賬免費。未來的格局可能是,小額支付在第三方支付工具,大額轉賬在銀行網銀。”融360分析師告訴記者。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互聯網金融在倒逼銀行開始免費的服務。互聯網金融確實搶走太多的“草根”用戶。對于很多青年人來說,小額轉賬大家都習慣使用支付寶或者微信來進行,而1萬元以上的大額資金往來,則多用網銀和手機銀行。
針對商業銀行紛紛推出的免費措施,銀行業人士認為,這肯定會吸引更多新的客戶,也勢必會對其他銀行造成壓力,尤其是中小股份制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可能會很快跟進。隨著競爭的不斷加深,銀行給予用戶的免費午餐也許會越來越多,取消網銀收費可能是大勢所趨。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