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險企沖刺2016“開門紅”火拼個險新單
摘要: 原標題:上市險企沖刺2016“開門紅” 11月含金量指標同比增五成年尾臨近,忙了一年的保險商們即將交出2015年成績單。壽險公司今年遇上了好日子,低利率下保險產
原標題:上市險企沖刺2016“開門紅” 11月含金量指標同比增五成
年尾臨近,忙了一年的保險商們即將交出2015年成績單。壽險公司今年遇上了好日子,低利率下保險產品相對吸引力驟升,眾多利好政策刺激效應陸續凸顯,壽險業迎來了史上盈利最好的一年。
在2015年全年保費目標提前完成的形勢下,壽險商們2016年“開門紅”提前打響。上海證券報昨日從相關渠道獲悉,今年11月單月,在折射保費業績含金量的“個險新單保費”這一指標上,整個壽險行業同比增速高達50%左右,遠高于今年10月單月的20%。而占據半壁江山的壽險四巨頭表現亦可圈可點。
火拼“個險新單”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年關將近,壽險公司無不忙著保費沖刺,因為能否實現來年“開門紅”,某種程度上靠此一搏。于是,在公司高管器宇軒昂的號召下,營銷員們鉚足了勁,這頭與銀行或第三方平臺拉關系、攀交情,那頭在市場上忙增援、忙拉人,好生熱鬧。
與10月數據環比明顯看出變化的11月保費成績單,是壽險行業“開門紅”首戰告捷的最佳佐證。從上證報記者獲悉的一組行業交流數據顯示,今年11月單月,在折射保費業績含金量的“個險新單保費”這一指標上,全行業整體同比增速高達50%左右,遠高于今年10月單月的20%。
而作為行業標桿龍頭的4家上市保險公司,也早已提前完成了年初設定的2015年全年保費目標,并開始火拼“開門紅”。今年11月單月,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新華保險的個險新單保費同比增速,分別約為55%、40%、60%、40%;今年1至11月,上述四巨頭的個險新單保費累計同比增速,則分別約為45%、55%、60%、45%。
多因素合力助推11月保費增長提速。一是為了“開門紅”的沖刺,保險公司通常在產品研發、營銷員激勵等方面有一定傾斜;二是在股市震蕩和利率下行的環境下,部分股市資金及理財產品的資金持續分流至保險產品,尤其是由于分紅險盈余結算的滯后性,使得分紅險收益率在下半年仍維持高位,相對于銀行理財和信托產品吸引力較高;三是政策效應凸顯,保監部門對保險營銷員資格核準等行政審批事項的簡政放權,引致保險營銷員數量持續高速增長,記者從一些主流壽險公司獲悉,其營銷員規模數以倍計地增長,大大超出行業市場及公司自身的預期。
靜待行業催化劑
首戰告捷之后,“開門紅”的態勢能否持續?從對壽險公司的采訪和投行人士的預估來看,
“開門紅”效應或將至少持續兩三個月,而12月核心保費指標增速扔有望保持這樣的高增速態勢,甚至再創新高。
更關鍵的是,2016年還將迎來關乎壽險行業重要催化劑“個人稅收遞延養老保險試點”。這一試點落地的時間表,如能按預期在2015年底或2016年初出臺,那么該政策還將為行業帶來千億級別以上的保費增量資金。
對此,壽險公司、養老險公司已蓄勢待發,唯待政策落地。如在這波沖刺“開門紅”的壽險公司中,就有不少公司重點推出養老金產品,為落地在即的個人稅收遞延養老保險試點提前熱身。
“商業人身險市場還可能迎來更多的間接政策利好。”業內人士表示,延遲退休政策的消息再起,遺產稅即將開證的傳聞不斷,而在國際成熟保險市場,這些關乎養老、財富管理的政策變化,都在一定程度上推進商業保險市場的發展進度。尤其是在多年的市場培育之下,我國的國民保險意識逐漸變強,在各種政策的引導刺激之下,“保險”有望逐漸從過往被動消費轉為主動消費。(黃蕾)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