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夢里和李斯對話”
摘要:“我在夢里和李斯對話”——中國·上蔡李斯文化藝術研究會會長趙天順談李斯文化 □晚報記者 戶向陽/文 李楊/圖 “李期文化是上蔡的題材
“我在夢里和李斯對話”
——中國·上蔡李斯文化藝術研究會會長趙天順談李斯文化
□晚報記者 戶向陽/文 李楊/圖
“李期文化是上蔡的題材優勢,是全國獨一無二的地域文化,上蔡人說李斯最有話語權,上蔡人寫李斯最具真實性,上蔡人評李斯最具權威性。如果我們忽視了李斯文化,就是身居寶山不識寶的盲漢。”
作為天中大地戲劇界不可多得的,集編、導、演于一身的梨園驕子,趙天順如何成為李斯文化研究的愛好者?對李斯又有著怎樣的感情?在他當選為李斯文化藝術研究會會長的當天,記者對他進行了采訪,聽他談李斯文化研究。
研究李斯,從被動到主動
“我研究李斯,最初是被動的。”談起自己對李斯文化的研究,趙天順依然是快言快語,一如他的性格,心胸坦蕩,熱情奔放。
采訪趙天順,首先了解其人。
趙天順,上蔡縣蔡都人。13歲入上蔡縣京梆劇團學藝, 7日后登臺,當年唱紅。他扮相英俊,嗓音高亢宏亮,表演細膩,文武昆亂不擋。他塑造的正面人物,都具有正義昂然、大氣磅礴的特質。如《紅燈記》中的李玉和,《沙家浜》中的郭建光,《忠烈千秋》中的包拯等,都給人們留下了光彩照人、充滿正能量的藝術形象。他塑造的反面人物,一人一面,神形兼備,惟妙惟肖。如《十五貫》里的婁阿鼠、《紅燈記》里的鳩山、《智取威虎山》里的欒平等,把丑角的丑惡靈魂、陰險嘴臉、狡詐的伎倆、反動的特性,都刻畫得活靈活現。1985年,他主演的廣播系列戲劇《李白》,被鄭州市廣播電臺錄音播放并參加全國廣播劇交換會,榮獲金獎。
趙天順不僅是好演員,還是天中大地知名的編劇、導演。1987年,他參與創作、導演、演出的電視連續劇《狀元紅傳奇》,由中央電視臺3次播放,并送美國舊金山藝術節演播,榮獲華夏藝術銀獎。在近60年的藝術生涯中,他先后創作了《秦宮優奴》、《大秦驕子》、《帝國丞相》、《西邸交易》、《機床變奏曲》等大型劇目20余部,小戲、小品50余個,詩歌、散文百余篇。其中他的戲劇小品均已搬上舞臺,并在省、市級戲劇雜志上發表。
趙天順導演的各類題材劇目有80余部,皆能創立新意,別具一格,形成獨特的風格。他執導的《江南月》、《知府與皇帝》、《癡情狀元》、《三傳圣旨》、《陽光女孩》、《查瓜園》、《娶鬼認妻》等分別在省、市級戲劇大賽中獲導演一、二等獎。尤其是,1986年,他執導的新編歷史劇《千古遺恨》在駐馬店地區第一屆戲劇大賽中,以古老的旋律、時代的音響、鮮明的主題、強烈的劇場效果而一舉奪魁,榮獲演出一等獎、導演一等獎。也正是因為導演這部戲,趙天順才開始研究李斯及秦朝文化。
“導演只有了解了人物所處的時代背景、了解了人物的性格、了解了人物所在朝代的文化,才能導演好這臺戲!”談起導演《千古遺恨》,趙天順滔滔不絕。他說,這部戲逼迫他去研究秦朝文化、研究李斯,包括秦朝的服飾、酒具、語言等。
在對秦朝文化、對李斯深入研究的基礎上,趙天順導演的《千古遺恨》取得了圓滿成功。從此,趙天順對李斯的研究也從被動變為主動。
挖掘李斯文化,文化工作者的責任
“我演過戲、拍過電影、辦過報紙、當過主持,擔任過縣豫劇團的團長和黨支部書記,擔任過縣文聯的副主席、縣文化局副局長等職,也導演過上蔡多年的春晚,可以說是文化戰線上的一名老兵。在工作中,我越來越感到,挖掘和弘揚李斯文化是一名上蔡人,特別是一名文化工作者的責任!”談起李斯文化研究,趙天順稱是自己應盡的責任。
“2000多年前的9月,李斯降生在我們上蔡大地,從此,上蔡就成長出一位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篆刻家。他3歲詠詩、8歲作賦、17歲博覽群書,縣試、郡試均考第一名。20歲被招錄為上蔡郡府主簿,28歲從師于荀卿;34歲離楚入秦,被秦王拜為長史;37歲被嬴政拜為客卿;44歲官居廷尉,主管司法;68歲官升左丞相,協助秦始皇統一天下;74歲被閹官趙高所陷,被秦二世判謀反罪夷三族,腰斬于市,歿于公元前208年10月。”談起李斯,趙天順滔滔不絕,對李斯的人生經歷說得十分清楚。他說,這都是大家研究所得。
趙天順說,李斯的出生,正應驗了“天降大任于斯人也”這句古話。秦始皇執政近30年期間,李斯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幫助秦始皇實現了消滅諸侯、統一中國的宏圖大業,使經過285年諸侯混戰的中國,統一成為強大的秦帝國,雄踞亞洲大陸。秦始皇統一天下后,李斯堅決反對分封制,力主郡縣制,展示了他作為一名優秀政治家的寬闊胸懷和高瞻遠矚,保證了中央集權制的鞏固。李斯奉命撰寫的《倉頡篇》,成為秦始皇統一天下文字的范本之一,為中國文字的統一、中華文明的延續做出了重大貢獻,也達到了他個人價值的巔峰。毫不客氣地講:始皇之功,斯之一半。雖然中國的歷史千變萬化,但始終未能逃脫他和秦始皇制定的格局。
趙天順說,李斯是上蔡的驕傲,是上蔡的名片。了解李斯,走近李斯,進而研究李斯是上蔡人義不容辭的歷史使命和責任。從某種意義上講,宣傳李斯就是宣傳駐馬店、宣傳上蔡、宣傳中原文化、弘揚古蔡文化,也是提高上蔡知名度、發展上蔡經濟的具體體現。
趙天順表示,李期文化是上蔡的題材優勢,是全國獨一無二的地域文化。上蔡人說李斯最有話語權,上蔡人寫李斯最具真實性,上蔡人評李斯最具權威性。如果我們忽視了李斯文化,就是身居寶山不識寶的盲漢。
“我在夢里和李斯對話”
“對于李斯,2000余年來褒貶不一,比如《史記》對李斯的記載,我認為有些是不夠公正的。”趙天順說,從1986年到今天,他已經研究李斯近30個年頭了,除了挖掘李斯的生平事跡外,他側重為李斯正名尋找根據。
趙天順認為,《史記》是一部紀傳體史書,同時也是文學作品,很多記載有文學的因素在其中,對李斯事跡的記載同樣也是如此。后人對李斯的評價正說明了這一點。比如明朝思想家李贄說:“秦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個世界。”
趙天順說,最近媒體報道,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包括《趙正書》在內的《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第一、三、五卷在上海首發。《趙正書》(注:趙正即為秦始皇嬴政)中明確記載了胡亥繼位是在李斯的建議下,得到秦始皇認可的,這與《史記》中記載,李斯、趙高篡改詔書立胡亥為秦二世的說法明顯不同。雖然這種說法還有待進一步查證,但至少說明,《史記》記載的關于胡亥繼位問題的說法也可能不準確,李斯可能被冤枉了。
“我在夢里和李斯對話,李斯對我說,他冤!”趙天順對記者說,他夢見過李斯,而且在夢中和李斯對過話。
多年來,趙天順為研究李斯文化付出了不少心血,特別是退休后的近幾年,通讀了《李斯子》、《李斯列傳》、《始皇本記》等著作,對李斯及春秋戰國、秦漢等文化進行了深入研究,相繼寫了《大秦驕子》、《帝國丞相》兩部大劇本。
《大秦驕子》描述了李斯入秦后,從寫《諫逐客書》為起到智救鄭國所展現的榮辱起伏,大智大勇,以及一個雄心勃勃大政治家的遠見卓越與情懷,從而也折射出李斯對大秦帝國的偉大貢獻及對中國歷史的深遠影響。
《帝國丞相》基于正史的記載還原了李斯的生平事跡,描述了李斯輔佐秦始皇消滅諸侯,完成中國統一大業后,繼續輔佐秦始皇,在鞏固秦朝政權、維護國家統一、促進經濟和文化發展等方面做出的卓越貢獻。他建議秦始皇廢除分封制, 實行郡縣制,又在統一文字、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統一車軌等方面做出巨大努力。劇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比如在廢除分封制, 實行郡縣制過程中,遭到眾多王公大臣的抵制,李斯以大公無私的政治忠誠最終得到了秦始皇的贊同。
趙天順說,他最近正在寫一篇關于韓非之死的文章,通過正史記載,客觀分析李斯和韓非的利害關系等,說明韓非之死并非李斯特意害之,而是奉命而為,是秦始皇嫁禍于李斯。
“我們不唯書,不唯上,不怕爭論,不炒作,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用上蔡人的視覺,重新審視李斯,評價李斯,還原李斯的真實面孔。”趙天順說,還原李斯的真實面孔,為李斯正名,也是中國·上蔡李斯文化藝術研究會的重要任務之一,他們將為真相而努力。
讓李斯成為上蔡盡人皆知的英雄人物
趙天順認為,從戰國末年延續至秦帝國,這一時代上接春秋,下承漢唐,是中國歷史轉折的關鍵時期,要游歷這一輝煌時代,就必須了解李斯,了解了李斯也就在相當程度上了解了那個傳奇的時代和傳奇時代的人物。這也正是上蔡成立李斯文化藝術研究會的初衷。
“李斯的一生是光輝的一生、偉大的一生,李斯的功績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波瀾壯闊,奔騰不息。”趙天順說,作為李斯的家鄉,挖掘李斯事跡,弘揚李斯文化,讓李斯成為上蔡盡人皆知的英雄人物,是每一位上蔡人應盡的責任,也是中國·上蔡李斯文化藝術研究會努力的方向。
“重陽文化給上蔡人樹德,李斯文化為上蔡人立志!”趙天順說,李斯不僅是一個英雄人物,同時還是一個勵志的典型人物,他出身貧寒,一介布衣,沒有任何背景,經過幾十年的奮斗和拼搏,最終成為大秦帝國的丞相,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傳奇。這個勵志典型,是值得上蔡人世世代代學習和傳頌的。
“我們希望通過努力,讓‘李斯’走進校園,成為學生們必上的一節課。”趙天順說,現在很多孩子不知道李斯這個人物,希望通過“李斯進校園”,讓我們的后代記住這個人物,讓李斯成為上蔡世世代代崇拜的英雄。
談起李斯文化藝術研究會的工作,趙天順也有了初步打算。他們正在著手創辦研究會的會刊,給會員們研究李斯文化搭建一個交流溝通的平臺,也讓會刊成為宣傳弘揚李斯文化的一個陣地。會刊的名字擬定為《秦風楚韻》,將于2016年1月底正式與讀者見面。
“希望各位專家、學者、文學愛好者,耐住清貧,甘于寂寞,勤于筆耕,精于研究,勇于擔當,樂于奉獻,創作出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優秀作品。” 這是趙天順作為中國·上蔡李斯文化藝術研究會會長對會員的期待。
“人生一世草一秋,何必苦苦覓封侯,凌煙閣上無名姓,文章千古也風流。”今年已69歲的趙天順用一首打油詩勉勵研究會會員,也勉勵自己。
責任編輯:ly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