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一家人”
摘要: □ 班永威 劉 迪 文/圖如果你經常經過市駿馬路,一定見過路邊小亭子內的票友演出的場景吧。每天下午,兒童公園周邊的小亭子里人潮涌動,觀看演出的戲迷朋友絡繹不絕
□ 班永威 劉 迪 文/圖
如果你經常經過市駿馬路,一定見過路邊小亭子內的票友演出的場景吧。每天下午,兒童公園周邊的小亭子里人潮涌動,觀看演出的戲迷朋友絡繹不絕。那里有一群票友,他們熱愛豫劇,癡迷豫劇。
因為喜愛所以相聚
演出的這個票友團體名叫“紅運嗩吶藝術團”。藝術團的創始人之一張紅麗告訴筆者,之所以起名“紅運”,是取“鴻運”的諧音,希望這個自發組織的票友平臺能夠順利地辦下去,紅紅火火,鴻運當頭。
張紅麗告訴筆者,早期由于條件有限,沒有社團組織,許多戲迷每天傍晚就到公園附近,三五一群,相互學習、切磋戲曲。后天,隊伍慢慢壯大,“紅運嗩吶藝術團”應運而生。
到現在藝術團已經成立3年了,團員平均年齡50歲。這個團隊里有教師、醫生、退休工人,匯聚了各行各業的戲劇愛好者,從最初的五六個人發展到現在的二三十名成員。現在,藝術團每周二、周四及周末都會在市兒童公園、靖宇廣場、世紀廣場義務演出。
戲迷喜歡,再難也要辦下去
“藝術團成立3年了,我覺得真是太不容易了。”張紅麗說,作為業余的民間團體,自費辦團面臨經費緊張的問題。
張紅麗告訴筆者,團里需要添置設備,每次演出也要花費不少,因此有時候不得不去參加紅白喜事“化緣”。
戲迷們的支持和喜愛讓他們決定再難也要堅持下去。“我們的音響師黃師傅生病了,開場前戲迷會自發地幫我們擺設備,結束后幫忙收拾完了再走。有次參加比賽,一些戲迷大老遠地趕過去吶喊助威,支持我們。”張紅麗說,這種溫暖人心的行為成為他們繼續前行的動力。
“我們就是一家人”
3年里,藝術團“步履蹣跚”,磕磕碰碰,但團員們之間的感情一直很好。
“我們就是一家人,從來沒有紅過臉。”張紅麗這樣評價他們的團隊氛圍,團員們關系和睦,誰家有困難,大家都會毫不猶豫地出手相助。如果有成員生病,大家都噓寒問暖,關懷備至;誰有難事,也會得到大家的幫助;成員家里有紅白事,其他人會毫不猶豫地去幫忙。
張紅麗告訴筆者,現在這個大家庭還在慢慢壯大。只要戲迷們支持,他們就會堅持下去,繼續追逐他們的“豫劇夢”。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