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崗油饃
摘要: 頓崗油饃,又稱沈崗油饃。據《新蔡縣志》記載,頓崗油饃始創于明末清初,是河南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相傳,明太祖朱元璋幼時隨母親要飯來到新蔡,在一有錢人家要到一塊油
頓崗油饃,又稱沈崗油饃。據《新蔡縣志》記載,頓崗油饃始創于明末清初,是河南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相傳,明太祖朱元璋幼時隨母親要飯來到新蔡,在一有錢人家要到一塊油饃,一天沒吃東西的朱元璋,聞著噴香的油饃,三口兩口就把金黃色的油饃吞進肚里,心想世上還有這樣好吃的東西,等長大有錢了一定天天吃油饃。等他回過神來,卻見母親正在笑他的吃相。朱元璋好后悔,光顧自己吃,咋沒給母親留一點呢!為此,朱元璋經常責備自己。后來,朱元璋出生入死、南征北戰終于推翻了元朝,建立了大明王朝,當上了開國皇帝。有了自己的江山社稷,朱元璋想起了幼時隨母親要飯吃油饃的情景,就下令在全國尋找當年吃的油饃。不少地方衙門想投皇上所好,就將油饃送上,都被朱元璋搖頭否定。后來,終于在新蔡頓崗找到了他當年吃的油饃,了卻了他孝敬老母親的心愿。從此,頓崗油饃成為明、清兩代的朝廷貢品。
頓崗油饃精選上等小麥面、芝麻香油、雞油、香料、姜、蔥、蒜苗、韭菜、食鹽等,根據春、夏、秋、冬四季的氣候不同,經過嚴格配料,精細加工而成。成品油饃層層疊疊,焦黃透亮,薄面柔散,香酥可口,味道鮮美,多食不膩。過往客商在飽食之后,常常捎帶一些給遠方的親人朋友。因而,頓崗油饃名揚魯、皖、鄂、湘等數省。目前,在中原一帶,有“北有道口燒雞,南有頓崗油饃”的美譽。柔散,香酥可口,味道鮮美,多食不膩。
2000年,頓崗油饃第十四代傳人楊曉偉,將頓崗油饃店遷至人民路面粉廠東側;2005年,又投資40多萬元,將頓崗油饃店遷至縣黨校對面,生意越做越大,每天食客盈門,食客們對頓崗油饃贊賞有加。2006年1月,頓崗油饃在國家商標局注冊。
2010年,頓崗油饃被駐馬店市人民政府列入駐馬店市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名錄。
(姚 晶 輯自市政協文史委《天中記憶。文化卷》)
責任編輯:ldm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