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不良“雙升”折射轉型陣痛
摘要: 銀監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三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11863億元,較上年末增加3437億元;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59%,較上年末上升0.34個百分點;其中,農業銀行
銀監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三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11863億元,較上年末增加3437億元;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59%,較上年末上升0.34個百分點;其中,農業銀行不良率高達2.02%,在維持數年低位運行之后,不良率首次突破2%。
從2003年底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以來,中國銀行業進入了新一輪快速發展時期。然而最近,關于銀行不良貸款上升的問題,已經引起社會方方面面的關注。對待銀行“不良”的雙升,我們應當審慎客觀分析,既要揭示風險,又不夸大風險。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我國發展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有巨大的潛力、韌性和回旋余地。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持續推進,發展基礎日益雄厚,改革紅利正在釋放,宏觀調控積累了豐富經驗。”針對目前我國經濟增長中結構性矛盾突出、傳統產業產能過剩、新興產業發展滯后的問題,中央高層一直強調要加快改革和擴大開放,“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更提出穩增長和調結構的一系列重大舉措,中國經濟向好趨勢不會改變,這是我國銀行業得以穩定健康的基礎和保證。
在中國經濟新常態下,我國銀行業經過不懈努力,保持穩健運行,正由過去十余年規模、利潤高速增長的擴張期進入規模、利潤中高速增長的新階段。除資產規模保持增長外,銀行業調整生息資產結構,發展投資類和交易類資產,債券投資、股票投資和資金投資,收入結構也得到了優化,中間業務收入占比顯著提高,銀行業盈利來源不斷豐富,資產托管和收付委托等投資銀行業務以及各類理財等業務,正成為重要的收入增長點。銀行業積極發展“互聯網+”,不僅僅局限于支付結算等基礎銀行業務的互聯網化,更涉及小微信貸、供應鏈金融等各項業務。
目前,我國銀行資本和撥備充足,抗風險能力大大增強。隨著銀行融資渠道的多元化和資本補充工具的創新,我國銀行平均資本充足率始終保持在較高水平。2015年三季度末,商業銀行加權平均資本充足率為13.15%,較上季末提高0.2個百分點,遠高于新資本協議對系統重要性銀行提出的11.5%的資本要求。同時,按照監管部門要求,銀行加強貸款損失準備金計提,以應對經濟下行風險。2015年三季度末,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準備余額為22634億元,較上季末增加973億元;撥備覆蓋率為190.79%,較上季末下降7.59個百分點,仍高于撥備覆蓋率150%的監管要求。
不良貸款“雙升”是“三期疊加”背景下,實體經濟運行過程中突出矛盾在銀行業的體現,對此要科學認識,冷靜對待,辨證把握支持實體經濟與防范金融風險的關系。在經濟下行周期,不良貸款雙升現象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也可以看作是銀行在為經濟轉型和部分行業去產能化“買單”。不良率的反彈保守估計至少會持續到2016年上半年,但總體來說,銀行業風險還是處在可控狀態。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