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上蔡順陽王墓 尋找一段凄美愛情故事
摘要: 記者 陳 司 文/圖 坐落于金井吳村的順陽王墓。 順陽王墓內部。 順陽王墓位于上蔡縣城西南3公里處的邵店鎮金井吳村,東距上蔡至汝南路2公里,西距開龔路約百米。原墓
記者 陳 司 文/圖
坐落于金井吳村的順陽王墓。
順陽王墓內部。
順陽王墓位于上蔡縣城西南3公里處的邵店鎮金井吳村,東距上蔡至汝南路2公里,西距開龔路約百米。原墓冢呈圓形,高約
順陽王系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之孫朱有烜,因其生前曾被封順陽(今河南西峽縣北)為王,故名。朱有烜祖籍安徽鳳陽,封地順陽,皇陵南京。他的死為何沒有安葬于與其有著密切關聯的故土、封地和皇家陵地,而是葬于偏僻荒涼的上蔡縣金井吳村呢?這里面究竟隱藏著什么樣的玄機和秘密?
聽說上蔡縣有座距今600年明朝王侯墓,
通過查閱資料,記者得知,順陽王墓是一座磚結構規模宏偉的地下宮殿,結構復雜,撲朔迷離。墓門面朝南,從南至北依序為墓道、前門、前室、二門、天井及左右耳室、三門、后室,全長
該墓名為“故順陽王之墓”,墓志文是這樣記載的:“王諱有烜,大明太祖高皇帝之孫,周王第三子,庶出也。洪武
初冬時節,草木蕭疏。走進金井吳村,青壯年勞力大都外出打工了,近千口的村子顯得格外寂靜。在村子西北角,如果不是村民指引,從地面上已很難看出墓地的原貌,墓地北面的麥田青綠一片,從南面可以清楚地看到距離地面
金井吳村一些上了年紀的老者為記者揭開了該墓的由來:
金井吳村原名大吳莊,當時住著吳姓和朱姓兩大戶人家。吳姓家族中有一個叫吳廣的年輕人,因作戰勇敢屢建奇功,數年間就官升至汀州衛指揮僉事。雖然出人頭地,官運亨通,然美中不足的是,他早年喪妻,身邊獨留下女兒吳玉菡相伴。同村還有一個叫朱賢保的年青人,自幼聰慧好學,刻苦勤奮,四書五經倒背如流,后經地方官推薦,來到開封周定王朱橚府上做幕僚。吳廣、朱賢保二人自幼在一起玩耍游戲,彼此情同手足,親如同胞。后經朱賢保牽線,吳玉菡與朱橚第三子朱有烜相會于開封鐵塔下,二人郎才女貌,一見鐘情,海誓山盟間二人互贈了定情信物——白玉鴛鴦和繡花羅帕。正值二人低頭卿卿我我,互訴衷腸之際,不曾想在一個花廊轉角處與頭戴明珠冠、足蹬粉底靴步履匆匆的人迎面撞了個滿懷。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周定王朱橚。朱橚本是學富五車之人,為官也頗有作為。朱橚曾娶正妃馮氏,側妃楊氏。二妃相繼故去后,雖上門提親者踏破門檻,但朱橚無一中意。沒曾想這一撞不要緊,年方十八、面若桃花的吳玉菡,其亭亭玉立、芙蓉出水的美貌一下子讓年過五旬的朱橚驚呆了,遂魂不守舍,陡起淫心。為了得到美人,朱橚于是上奏太祖朱元璋,封朱有烜赴河南淅州任順陽王,讓朱有烜與吳玉菡二人沒有約會的機會。不久,朱橚又瞞著朱有烜與吳玉菡,在周定王府為其二人舉辦婚禮。婚宴上,面對前來祝賀的眾賓客,聲稱兒子因公事在身,至晚方回。鼓打三更、席散客走之后,不顧綱常的朱橚竟然對兒媳欲行不軌,遭到斷然拒絕。后吳玉菡托人捎書夫君,信中只是讓其回來探家,并未提及公爹非禮之事。朱有烜回來后,朱橚看到兒子、兒媳整天出雙入對,形影不離,便心生妒火,暗中定下殺子奪媳之計。
一日清晨,朱有烜來給父王請安,朱橚遂提出與兒子比試劍法,檢驗兒子劍法是否長進。幾十個回合下來,二人不分勝負,朱橚見一時難尋奪命之機,便故意露出氣喘吁吁難以招架之勢。朱有烜不知是計,便閃出劍路收了架勢。正當朱有烜稍事歇息之時,朱橚卻一劍刺來,沒想到的是,這一劍卻被前來探視丈夫的吳玉菡看見,她便不顧一切地上前擋住,吳玉菡即刻血流如注,倒地殞命。吳玉菡死后被安葬在開封南郊。此后十多年間,朱有烜一直不肯續娶。永樂十三年,憂傷成疾的朱有烜一病不起,他咬破手指寫下遺書,懇請父王在他死后與愛妻同葬一穴。
朱有烜去世后,朱橚自知自己一時糊涂害了兒子、兒媳,自感羞愧,便按兒子遺言將朱賢保、吳廣召來商議合墓埋葬兒子、兒媳之事。朱橚接受朱賢保建議,斥巨資將二人厚葬于上蔡縣臥龍崗之上的大吳莊。
大吳莊后來為何又更名為金井吳村呢?這還得從那個時代的喪葬習俗說起。過去宮廷里的王爺和位高爵顯的官員及嬪妃死后,其墓葬里的棺床上都要被打上一個孔穴,這個孔穴稱為“金井”。其意是,死者的靈魂可從此孔穴連接地氣精華,衍生萬物。大吳莊的先民們為了沾上幾分皇氣,遂將“大吳莊”更名為“金井吳”。
村民的一席話,或許還原了順陽王墓為何坐落在金井吳村的歷史真相,至少他們為墓葬地點找到了合理解釋。
一樁凄美的愛情故事,一個至死不渝的愛情見證。
愛悠悠,恨悠悠,時光如水蕩悠悠。
今年78歲的金井吳村村民李玉梅老人介紹,40多年前,上級文物部門來清理墓葬時,當時三鄉五里的老百姓都來看,出土的“寶貝”真是太多了,有金人、金壺、金簪、金鐲、金戒指,銀針、銀錢,龍頭白玉碗、白玉魚墜、白玉鴛鴦,銅爐、銅鏡、鋼筷、銅鎖,青花梅瓶、瓷缸等,看上去件件都非常漂亮、講究。
600年世事變遷,600年風雨剝蝕,如今順陽王墓,雖已不復往日的雄偉風貌,但仍給今人研究《明史》及那個時代的墓葬習俗留下寶貴的資料。
上蔡縣文管所負責人認為,明朝順陽王墓文物的出土,為研究明代王室貴族墓葬,提供了實物資料。隨葬的器物反映了明朝的社會生活及生活用品、美術工藝、樂舞和手工業發展的水平。順陽王墓出土的墓志銘,還對研究《明史》起到了補充作用。如順陽王朱有烜出生死亡時間、死因《明史》上均無記載,出土的墓志銘填補了這一空白。他還告訴記者,為切實保護歷史文物,去年,上蔡縣已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了順陽王墓的保護規劃,現在省文物專家正在對規劃論證審批之中。相信,不久的將來,隨著規劃的批準實施,順陽王墓及其出土文物,一定能夠得到更好的修復、研究和利用。
責任編輯:ldm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