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空中絲路”連通世界
摘要:原標題:國際航線十年增五倍 廣州“空中絲路”連通世界夜幕下的廣州白云國際機場。拍客李楓 攝廣州對接“一帶一路”戰略 以打造世界級國際航空樞紐為
原標題:國際航線十年增五倍 廣州“空中絲路”連通世界
夜幕下的廣州白云國際機場。拍客李楓 攝
廣州對接“一帶一路”戰略 以打造世界級國際航空樞紐為帶動 加快空港經濟區發展
空港經濟區正成為廣州經濟騰飛的新引擎。今年,廣州制定了加快廣州空港經濟區開發建設的三年行動計劃,提出未來要將廣州空港經濟區建設成為中國重要的航空經濟示范區、“一帶一路”對外開放門戶、國際空港產城融合引領區。到2017年,廣州白云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6600萬人次,年均增長6.5%;貨郵吞吐量達到190萬噸,年均增長9.5%。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首次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對國家新一輪對外開放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廣州空港委負責人表示,空港經濟區作為廣州參與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建設國際航運中心和復制推廣自貿試驗區建設經驗的核心平臺之一,在新一輪對外開放大格局中將發揮重要作用。
三年內廣州空港經濟區
投708億元推動53個重點項目
2015年~2017年,廣州空港經濟區重點開發區域在基礎設施、航空維修、航空物流、商務總部等領域計劃推動重點項目53個,項目總投資超過708億元。
白云機場擴建加速推進
記者了解到,2004年轉場前,白云機場只有22條國際航線。2009年,聯邦快遞亞太轉運中心投入運營后,白云機場的國際航線數量達到92條,貨運樞紐航線網絡基本形成。截至今年8月底,共有70家國內外航空公司通航白云機場,航線網絡通達全球五大洲近200個通航點,初步形成了從廣州出發、覆蓋東南亞、連接歐美澳、通達中國內地主要城市的“空中絲綢之路”。
目前白云機場運營著260多條航線,其中國際航線約128條。預計全年飛機起降架次約42.1萬次,同比增長2.13%;旅客吞吐量5600萬人次,同比增長2.21%;貨郵吞吐量155萬噸,同比增長6.61%。值得注意的是,白云國際機場今年的國際旅客吞吐量呈現高快速增長態勢,同比增長約20%,充分體現了廣州作為開放型經濟高地的區域優勢。
據廣州空港委人士透露,廣州白云國際機場擴建工程正加速推進。白云機場二期擴建工程已于2012年8月動工,將以2020年為目標年,設計年旅客吞吐量為8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50萬噸、飛機起降量62萬架次,計劃總投資197.4億元。目前,第三跑道已于2015年2月啟用,飛行區等級指標為4F,可滿足A380起降要求;2號航站樓建筑面積近63萬平方米,預計2018年2月投入使用。
“空港+海港”聯動
建設國際航運中心
當前,白云機場正與南沙港、黃埔港構成“空港+海港”聯動格局,加快廣州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據廣州空港委人士介紹,廣州目前在逐步完善白云國際機場周邊的綜合交通樞紐網絡。依托白云機場、廣州北站和大田鐵路集裝箱貨運中心站的聯動,規劃建設“三橫五縱”高速路網及4條城際軌道、3條城市軌道、9條新型公交線,實現20分鐘直達中心城區,1小時覆蓋珠三角,強化空港海港陸港多式聯運、無縫接駁,增強區域輻射力。
為促進互聯互通,廣州市出臺了《關于加快推動白云機場貨運發展工作的意見》,實施發展多式聯運、深化與航空公司合作、加快空港信息化建設、發揮聯邦快遞帶動力等23條舉措。目前,南航以廣州為大本營,通過加大運力投放、擴大廣州至東南亞及澳大利亞等國際航線的領先優勢、積極開拓歐美非市場等舉措,努力打造連通世界的“廣州之路”。
高端臨空產業集聚發展
作為國務院批復設立的全國規模最大的空港型綜合保稅區,白云機場綜合保稅區自2014年運行至今,已入駐各類企業260余家,業務涵蓋保稅物流倉儲及配送、跨境電商、加工、代理報關等行業。
在飛機維修方面,兩家骨干企業共建成飛機維修機位24個,維修能力位居全國前列。總體看,空港經濟區飛機維修產業集群已初步形成。
航空物流方面,白云機場“國際1號貨站”于2014年啟用,白云機場貨郵處理能力提升至150萬噸/年。
空港跨境電商方面,在綜保區注冊備案開展跨境電商業務的企業近200家,商品備案數約6.5萬種。今年1~10月,B2B2C保稅進口業務達375萬票,比2014年全年增長7.5倍;B2C直購進口業務比2014年全年增長超過15倍。空港跨境電商業務量約占廣州關區同類業務量的近七成,規模已在全國處于領先。
飛機租賃方面,廣州首架以SPV方式租賃飛機于2015年9月22日在空港經濟區成功交付,實現了業態零的突破。
記者獲悉,國家級航空經濟示范區建設方案已報省政府,省發改委會同廣州市相關部門于10月22日赴國家發改委作了銜接。白云機場綜合保稅區紅線調整方案省層面已完成征求意見環節,將于近期報國務院。廣州加快民航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已于8月19日印發實施。廣州航空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年)已經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近期將報市委審議。廣州航空產業發展規劃(2015~2025年)、建設國際空港城的政策體系研究等正加緊完善,廣州航空產業投資基金設立工作已完成可研。
“十三五”期間
廣州打造國際空港城
據廣州空港委人士介紹,“十三五”期間,廣州將抓住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以建設廣州國際航運中心為目標,以白云國際機場為樞紐,以發展航空指向性產業為主導,加快空港經濟區、白云機場綜合保稅區建設,打造功能多元互動、產城融合共生的國際空港城。力爭到“十三五”末期,廣州國家航空經濟示范區建設初顯成效。
“十三五”期間,廣州空港經濟的發展重點為:
一是打造國際航空樞紐,以白云國際機場擴建工程為重點,第三跑道和滑行道系統、第二航站樓主樓及候機指廊、站坪及其他附屬設施建成投入使用;開展機場第四、第五跑道和第三航站樓建設前期工作,廣佛環線、穗莞深城際軌道、地鐵3號線北延段、9號線、廣州北站至白云機場快速通道、白云機場第二高速公路、鐘港大道、迎賓大道延長線等建成,確保機場交通快捷集散,依托廣州白云國際樞紐機場在全球航線網絡中的重要節點地位,繼續擴大航班承接、國際航班中轉和國際化服務能力,打造大型國際航運和陸港空綜合轉運樞紐。
二是發展臨空經濟,抓住國家“一路一帶”發展戰略和產業升級調整、航空運輸大型國際樞紐和臨空經濟快速發展的戰略機遇,堅持“瞄準國際前沿、填補國內空白、發揮產業優勢、聚焦重點領域”,發展航空制造、航空維修、航空物流、航空服務等高端臨空產業,逐步形成廣州市城市發展的現代化新組團,建立初具規模,產業鏈相對完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航空產業體系。統籌推進白云機場綜保區、聯邦快遞亞太轉運中心及空港有關物流配套園區的發展,充分利用有關政策優勢,有效形成產業集聚。
專家視點
廣州最具潛質成為
中國首個航空大都市
“航空大都市概念模型”創立者,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授約翰·卡薩達是國際研究航空大都市理論方面的專家,他在廣州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廣州是最有潛質成為中國首個航空大都市的城市,板塊商業的完善是航空大都市形成的最重要條件,而廣州的產業結構由中低端向高端發展,也依賴航空領域的提升。他以美國達拉斯為例介紹,當地最貴的物業是離機場僅3公里的房子,因為節省時間的重要性越來越受到高端人士的重視。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認為,現階段中國實現新型城市化,重點在于規模效應和實現人的聚集,大城市是發展的基本趨勢,而大城市在達到規模效應方面也更具優勢。他對廣州航空大都市的發展前景表示看好。 (文/廣州日報記者李妍 通訊員余奇穎)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廣州日報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