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歲小伙歷時15個月徒步游中國
摘要: 劉艷龍,今年27歲,大學畢業后,在杭州市體育館任體育教師一職。去年4月28日,經深思熟慮后,帶著夢想開始了他的“徒步中國”計劃。從上海沿著318國道前
劉艷龍,今年27歲,大學畢業后,在杭州市體育館任體育教師一職。去年4月28日,經深思熟慮后,帶著夢想開始了他的“徒步中國”計劃。從上海沿著318國道前往拉薩,經過3個月的徒步跋涉,順利踏入了西藏的東大門—昌都地區邦達鎮。云南魯甸發生了6.5級地震后,他中斷了自己的行程,立即趕往魯甸災區參與救災。救災結束后,他再次回到邦達鎮,繼續他的“萬里長征”。今年8月,在歷時一年零3個月、徒步行走了1.6萬公里后,他來到新疆葉城地區,完成了“徒步中國”的夙愿。@環宇體育HYSPORT
早在中學時代,劉艷龍心里就埋下了一顆夢想的種子:“長大后我要徒步走遍中國,瀏覽祖國之大。”大學畢業后,他為了圓這個青春夢想,幾年前就開始積蓄“盤纏錢”,籌劃出行路線。
2014年4月28日,26歲的劉艷龍從上海市318國道零界碑出發,邁出了不同尋常的第一步,開始了他的“徒步中國”之旅。
孤身一人,背著沉重的背包,每天至少奔走40公里。出上海進入江蘇省,然后來到吳江,走過蘇州,再進入浙江境內,經過湖州,踏上安徽大地,走廣德、過宣城、進池州、出安慶,再進入湖北、重慶、四川,就這樣,孤身一人,一路西行。
劉艷龍的背包里,有帳篷、睡袋、鍋、刀、藥品,還有生活必須的方便面、掛面。一般情況下,20多公斤重。如果夜晚來到城市,劉艷龍就把帳篷扎在人行道,湊合一晚上。如果夜晚來到農村,前不著村,后不著店,劉艷龍就把帳篷支在路邊或者涵洞里,然后在路面撿點柴禾,支起隨身攜帶的小鍋,煮掛面或者方便面。
為了宣傳公益和環保,盡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在到達一些景區后,劉艷龍都會放下自己的背包,然后在景區附近把游客隨手扔下的垃圾撿起來,堆在一起,再立上一個小牌子,上寫“為了中國的環境,請你旅游時把垃圾帶走!”
徒步旅行中,如果遇到特別貧困的山區學校,他就將孩子的渴望發布到網絡上,希望能引起更多愛心人士的關注。他想通過自己的呼吁,盡力給他們一些救助。
進入西藏,一路跋涉進入日喀則地區。然后途經吉定、拉孜、定日等地,轉去珠穆朗瑪峰腳下,之后再走薩嘎,到聶拉木縣。到達喜馬拉雅山腳下西藏樟木鎮 318國道終點后,已經走完318國道直線距離全程5470多公里。原計劃到這里結束行程,但劉艷龍覺得“還不過癮”,他短暫休整后決定再次出發,徒步進入西藏阿里地區,前往新疆。
劉艷龍打算沿新藏線,經中尼、中印邊界,到獅泉河,再前往新疆葉城。從聶拉木縣到獅泉河,要經過幾百里的無人區。劉艷龍深知經過無人區要冒著生命危險,但一向堅毅和剛強的劉艷龍沒有被嚇到,他立下志愿,無論如何也要徒步穿越阿里無人區,甚至他做好了客死他鄉的準備。
“西藏地區一天內讓人體驗四季的氣溫。一天下來,‘早穿皮襖午穿紗’,甚至換十幾次衣服。”劉艷龍說,“徒步后,我沒有因害怕而哭過,但有一次被冰雹砸哭了,根本無處躲閃。”
進入無人區前,劉艷龍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按照以往徒步的速度,預計自己在7天內就可以穿越無人區。于是,他帶上3斤糌粑、10把掛面,10袋方便面、2 袋巧克力、20個能力棒、3個充滿水的軍用水壺和干牛糞、火石、4部手機等。這些東西塞進他的背包里,足有30多公斤重。
但進入阿里無人區兩天后,他深感不妙。因為前面的一座大山,走了兩天后看上去還是老樣子,他才意識到7天時間根本走不出無人區。怎么辦?沒有任何辦法,只有節約食物和水。本來一天的食物,他要分成兩天吃。行走中,他常常餓得饑腸轆轆。遇到野兔和野驢,他就放下包袱拼命追趕,但根本追不上。能食用的,只有烤熟的老鼠。
“食物節省著吃,水也節省著喝。但沒有食物還行,沒有水喝,讓我感到寸步難行。為了搞到水,見到路邊的濕草地后,我就把衣服脫下來,然后用一塊布把濕泥包起來,使勁擰下幾滴水。”劉艷龍回憶說。
到了第12天,劉艷龍幾乎“彈盡糧絕”了,不但早已沒有了食物,更沒有水。為了生存,他只好吃路邊的野草。幸運的是,兩天后,他終于走出了無人區。
來到阿里地區獅泉河鎮,然后繼續徒步前往新疆葉城。到達葉城附近時,停下來休整的劉艷龍覺得,他已經完成了自己的夙愿。屈指一數,他已經徒步行走了約1.6萬公里。他決定結束這次徒步“萬里長征”。
8月中旬,劉艷龍棄步乘車,前往烏魯木齊。受驢友的資助,再乘飛機返回河南新鄭。
對于此次徒步的感受,劉艷龍表示,“雖然歷經磨難,卻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磨煉了毅力,這次旅行是我人生中最大的財富。”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大河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