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媧之鄉看今朝
摘要: 記者 胡殿文 代廷偉 許 偉 文/圖 在建中的女媧文化廣場。 手托“五彩石”的女媧雕像。 女媧是歷史傳說中的一位女神,女媧補天和揮鞭造人的故事流傳至今。
記者 胡殿文 代廷偉 許 偉 文/圖
在建中的女媧文化廣場。
手托“五彩石”的女媧雕像。
女媧是歷史傳說中的一位女神,女媧補天和揮鞭造人的故事流傳至今。近年來,遂平縣把發展文化事業、文化產業與經濟社會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共同打造女媧文化品牌,促進了當地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為把女媧文化資源優勢更好地轉化為產業優勢,2014年,遂平縣積極開展女媧文化申報參評“中國女媧文化之鄉”工作,并獲得成功。
始祖女媧源流地遂平縣
在遂平縣城西部約
女媧是中華上古之神,人首蛇身,為伏羲之妹,風姓。起初以泥土造人,創造人類社會并建立婚姻制度;而后世間天塌地陷,于是熔彩石以補天,斬龜足以撐天。有人認為,女媧是對母系氏族最高統治者的尊稱,而母系社會早于父系社會,從這一點看,女媧才是中華民族的始祖。
談起“中國女媧之鄉”的命名,對女媧文化頗有研究的張俊亭說,女媧是中華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之一,“煉石補天、摶土造人”是中國歷史上最為著名的一則神話,流傳極廣、家喻戶曉。女媧神話歷經社會發展的風風雨雨,折射出各個文化時期的時代特征,積淀有各階層的自我意識,但萬變不離其宗,女媧神話是古代四大文明古國中保存得最原始、最古老的創世神話之一。其數量壯觀、內容豐富、類目齊全的程度,可謂舉世無雙。然而,水有源、樹有根,盤古神話之根究竟在哪里?學界曾莫衷一是。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支撐女媧根源在遂平的論點是以下幾方面的論據。
女媧兄妹姓風,遂平縣境內的紅石崖山區的風山就是因女媧兄妹曾經在這里生活過而得名的。遠古時期,風山的生存環境異常惡劣,弱肉強食的事情經常發生。“母祖峽”就是因女媧調停龍鳳爭食大戰的地方,是人們把女媧看作人類母親的例證。“陽風河”是女媧帶人打獵的時候誤食了樹上有毒的紅果,之后用河中的小魚解毒而度過一劫的地方,因女媧姓風,人們便將此河稱之為“陽風河”。河邊建有一寺,稱為“陽風寺”。女媧大仙逝世后,人們把她埋葬在紅石崖一處向陽的山坡上,稱之為“風陵”(女媧姓風)。后來,周圍相繼建有“千風寺”、“百泉寺”、“姨娘廟”、“娘娘廟”等眾多寺廟,以供人們憑吊、紀念女媧的功績。嵖岈山上的“娘娘廟”,古往今來香火不斷。
女媧故事在遂平縣風山一帶的民間民俗中得到充分體現。翻開《中國民間故事集成·河南遂平縣卷》,如今仍可見開篇就是《女媧造人》的故事,而故事的講述和記錄者均為遂平縣人。遂平的女媧造人也是洪水過后,女媧受玉皇大帝派遣來到人間,用黃土先造泥屋,又在泥屋里造人,吹口氣就活了。后來惡龍降災,天塌了個窟窿,大雨傾盆,女媧先是用石頭補天,后用身體補天,又用衣服補了九九八十一天,終于把天補住了。這個故事里有了兩個核心的情節,即摶土造人、煉石補天。
據說現在遂平人烙烙饃用的鏊子,就是源于女媧補天的故事。相傳女媧補天曾用白鰲的鰲殼煉石,完工后,女媧兌現當初的承諾歸還鰲殼,善良的白鰲并未因鰲殼熏黑拒收,而是披上黑色的鰲殼愉快地游回水中。女媧為紀念白鰲的恩德,按照鰲殼的樣子做成了經久耐用的炊具——鏊子,供人們炊事之用,號召人們學習白鰲的善良和無私精神。遂平乃至整個駐馬店地區至今都保留著有用鏊子烙烙饃和做菜饃的習俗,尤以紅石崖、風山一帶為甚,用鏊子烙出來的烙饃被視為上品佳肴,以招待客人。
在遂平縣境內,至今仍流傳著以退避毒蛇猛獸用的新婚女子頭上披紅蓋頭的習俗,與此相同的還有新生嬰兒頭上戴的繡有風姓標志的虎頭風帽,身上有披紅披風的習俗,在幼稚孩童玩耍中也帶有女媧補天色彩的“補媧屋”游戲。遂平縣境內有小孩戴風帽、穿披風的習俗,一般到五六歲才脫下來。正如民謠所說:“女媧到,把人造;不刮風,戴風帽。”據傳,一為紀念風姓女媧;二為求媧娘保佑平安之意。又如扎“掃天娘娘”。當雨水不止、蒼天難以放晴時,遂平人家家戶戶都會扎“掃天娘娘”,把其掛在門楣上,并口中念念有詞:“一掃風住,二掃雨停,三掃日出,四掃太平。”這顯然與女媧文化中的祈晴禱雨習俗有關。
近年來,來自全國各地的諸多專家,參閱大量典籍和對歷史遺存進行考察后,大家一致認為,古代房子國,今日的遂平縣,不僅是女媧的神廟所在地,而且是女媧神話的重要源流地。
2014年2月,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組成專家級深入遂平縣進行實地考察論證后,決定命名河南省駐馬店市遂平縣為“中國女媧文化之鄉”,并建立“中國女媧文化研究基地”。
走進遂平,感悟女媧文化
女媧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內容豐富,是史前文明和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也是已經開展的中國史前文明探源的重要研究對象?!冻o·天問》《禮記》《史記》《山海經·大荒西經》《淮南子·覽冥訓》《涉縣志》等史料都有關于女媧的記載。相傳上古時期,始祖女媧煉石補天、摶土造人,長期以來形成了膾炙人口、流傳廣泛的女媧文化,在整個古文化系列中占有重要地位。女媧文化是人類發展史和民俗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傳承華夏文明和民族精神的重要史料,對研究歷史文化具有重要的價值。女媧文化對實現民族大融合、弘揚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豐富中華民族文化瑰寶、促進文化交流、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作用。女媧文化不僅體現了奇特的民間、民俗文化現象,而且對人生禮儀、人類生存、文化傳承都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近年來,遂平縣委、縣政府十分重視女媧文化的挖掘整理與保護,制定了科學的規劃,建立了專門的研究機構,召開研討會,出版論文集和《嵖岈山女媧故事集》,排演有關女媧文化的欄目劇節目,編印女媧文化專刊,創作《女媧文化源流遂平》電視紀錄片等進行深度宣傳,并投資建設女媧文化廣場,修整進入女媧文化遺存區域的進山道路,高起點規劃修建女媧廟及女媧文化苑區,對原生態的女媧文化遺址遺跡進行修繕,使女媧文化得到了有效的保護與傳承。
如今在遂平,女媧文化已經被日?;?、生活化、世俗化、地域化和節令化了。其融合、普及的深度與廣度,表明了女媧文化在遂平縣的延續、傳播、挖掘和發展的程度。
創新精神締造靚麗遂平
遂平縣宣傳部負責人說,女媧文化是東方文化的根,也是東方文化的魂。女媧文化是一種千變萬化的動態文化,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她蘊涵著最原始的創新文化思想與和諧社會思想。女媧補天的精神,是東方文化中最偉大的創新精神。女媧文化對于發展創新驅動型經濟,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創新是國家與時代進步之魂。在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引領下,時下的遂平縣全面開啟“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雙創模式”,創新大潮澎湃激蕩,經濟發展更多依靠創新驅動,不斷釋放充沛活力。
深秋時節,走在“中國女媧文化之鄉”遂平的大地上,歷史與現實的交相輝映令人倍感振奮。
今年10月19日,阿里巴巴農村淘寶遂平服務中心暨遂平電子商務創業園正式啟動,標志著遂平走進了電子商務新時代。遂平縣擁有的區位優勢、農副產品資源優勢、電信基礎設施優勢以及軟硬環境優勢,成功吸引了阿里巴巴入駐遂平。遂平縣電子商務產業園占地168畝,建筑面積11萬平方米,總投資2.8億元,從與阿里巴巴簽訂合作協議后,70天時間就建成投入使用。
以阿里巴巴農村淘寶項目為依托,遂平縣全面推進“互聯網+”電子商務產業發展。隨著阿里巴巴的入駐,遂平將進入電商時代,它在改變著遂平人的思想觀念、消費方式、生活習慣,有效突破遂平農村信息和物流瓶頸,使廣大農民和城市居民一起分享互聯網發展紅利。同時,阿里巴巴的“深耕”,也必將使“遂”字號的特色產品走出縣門、走出國門,在市場的大潮中更具競爭力,推動該縣產業的轉型升級。
資料顯示,近年來,遂平的經濟社會發展迅猛,綜合實力大幅提升。通過實施項目帶動、創新驅動戰略,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力度,先后引進了徐福記(雀巢)食品、燕京啤酒、史丹利復合肥等上市公司8家,初步形成了農產品加工主導產業和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了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
縣域經濟綜合實力位居全市各縣之首,先后被命名為全國食品工業強縣、食品工業十大發展特色縣、食品安全示范縣、金融生態縣、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平安建設先進縣、科技進步先進縣、法制宣傳教育先進縣、法制縣創建活動先進單位、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示范縣、平安農機示范縣、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全國綠化模范縣和河南省對外開放重點縣、職業教育強縣、“雙擁”模范縣等,連續8年蟬聯全省平安建設先進縣,榮獲中原平安杯,被確定為全省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和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示范縣,順利跨入省級衛生縣城行列,被評選為外商眼中的河南最佳投資城市,被表彰為全省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先進縣、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先進縣、黨委政府信訪工作責任制考核先進縣。全縣呈現經濟發展、事業進步、社會和諧的良好局面。
昔日女媧摶土造人、煉石補天之地,今天,女媧的子孫在女媧之鄉,發揚光大女媧創新精神,唱響女媧文化、弘揚開拓創新、昂揚向上的民族精神,向世界展示出一幅和諧富強的新畫卷。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遂平縣會更加美麗富饒。
責任編輯:ldm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