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根 鑄魂 追夢
——中國嫘祖文化之鄉西平紀行
摘要:了解歷史的人都知道,黃帝被尊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而他的妻子嫘祖發明了養蠶抽絲技術,使人們告別了赤身裸體的荒蠻時代,被譽為“人文女祖”。
記者 韓祖和 李國喜 丁 振 文/圖
嫘祖文化苑恢弘倩影。
了解歷史的人都知道,黃帝被尊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而他的妻子嫘祖發明了養蠶抽絲技術,使人們告別了赤身裸體的荒蠻時代,被譽為“人文女祖”。
作為中國嫘祖文化之鄉、“中華母親節”的發祥地,西平已成為華夏子孫魂牽夢縈的地方、全球華人文化尋根和情感寄托的精神家園。
循著歷史的蹤跡,透過歲月的云煙,近日,記者一行到西平縣,尋覓嫘祖的出生地、始蠶地,感受嫘祖故里豐厚的文化積淀和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
尋根:每個傳說都能找到風物遺存
司馬遷《史記》云:“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為嫘祖。”
《通鑒外史》有載:“西陵氏之女嫘祖為黃帝元妃,始教民育蠶,治絲繭以供衣服。”
那么,西陵又在何地?曾一時,各地眾說紛壇,莫衷一是。
直至甘肅武威縣出土《武威漢簡·王杖十簡》,西陵之爭各地才喧嚷方休。
《武威漢簡·王杖十簡》載:“河平元年,汝南西陵縣昌里,先年七十受王杖”,明確記載公元前28年西漢河平元年西平縣縣名就是西陵縣。直至三國曹魏,西平縣依然作為一級行政區劃的西陵被命名。
而西平縣呂店鄉的董橋村,相傳就是嫘祖的誕生地和始蠶地。
西平縣委宣傳部負責人向記者介紹,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對西陵氏族所在的董橋村進行調查,僅從遺址地表就揀選到文物標本186件,初步查明董橋遺址是與嫘祖時代相對應的一處新石器時代的大型古文化遺存,核心面積達48萬平方米。
董橋村位于西平縣西部與舞鋼市八臺鎮接壤處。記者一行剛一踏進董橋村,這里關于嫘祖的傳說和遺跡頓時撲面而來,更是讓我們對董橋多了一些神秘和好奇。
“你們看,這就是嫘祖廟!”在陪同人員的指引下,我們看到董橋村西頭一片空曠的田地里,一座三層樓高的紅墻黃瓦的大殿。
走進大殿,但見里面供奉著軒轅黃帝和蠶神嫘祖的塑像。雖近中午,但仍不時有信男信女前來燒香祭拜。
在大殿后面不遠處,有一碩大圓形土丘,四周砌了一圈青磚。土丘南邊立一石碑,上書3個行楷大字“嫘祖陵”。
西平縣文化館有關負責人說,在董橋遺址的中心區域,2005年曾出土過一元代大鐵鐘,是古時嫘祖廟的遺物。解放初期,西平縣境內尚存的嫘祖廟就有六座,當地人叫娘娘廟。
當地村民告訴記者,有史以來,每年的
西平植桑養蠶、繅絲制衣、抽絲編織的習俗在西平也得以傳承和積淀。直到今天,董橋村的孫莊等地仍然有大面積的桑園,不少群眾依然從事著傳統的植桑養蠶活動。
據記者知悉,自清末以來,編織網兜是遍及西平城鄉的家庭副業,并形成了輻射全國的網兜市場;西平的服裝生產加工業更是蓬勃興起,服裝生產加工企業和家庭作坊遍布城鄉;“棠溪服裝城”、“商貿中心”商賈云集,成為豫南地區乃至河南省著名的服裝生產加工銷售集散地。
記者了解到,前不久,有“絲都”之稱的杭州電視臺為拍52集的《絲綢之路》電視劇,特地來西平采訪拍錄第1集《絲行天下》,記錄了西平嫘祖故里絲綢發源之地。
追夢:讓中國人過上自己的母親節
近年來,西平縣不斷加強對嫘祖文化及其相關的歷史遺跡的保護工作,同時通過多種手段弘揚發展嫘祖文化。
2006年,西平縣炎黃文化研究會組織歷史、民俗、音樂等方面的專家,挖掘、整理出幾近滅絕的《嫘祖祭奠》詞章和樂譜。
2007年7月,“中國民間文化之鄉”專家組對 “中國嫘祖文化之鄉”進行評審,正式命名西平為“中國嫘祖文化之鄉” ,并在西平建立“中國嫘祖文化研究中心”。
2008年以來,西平縣連續舉辦八屆嫘祖故里拜祖大典,大典分為“迎神”、“上香”、“上供”、“祭拜”、“獻舞”、“送神”六章,程序規范而不繁雜,樂舞粗獷而不失莊嚴。該祭奠后來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2年8月,為繼續研究開發嫘祖文化、母親文化,西平縣政府和黃淮學院、市炎黃文化研究會共建成立了“嫘祖文化研究中心”。
2012年12月,西平縣嫘祖故里拜祖大典“中華母親節”榮獲“2012中國節慶榜·最具品牌影響力人物類節慶”;同時,西平縣還榮獲“2012中國節慶榜·最具投資發展潛力文化旅游縣。”
“讓中國人過上自己的母親節”是西平縣炎黃文化研究會會長吳雙全一個癡癡追求的夢想:“既然美國有歷時98年的母親節,我國作為一個文明古國,為什么不能有自己的母親節呢?”
2012年,西平縣向全球華人和炎黃子孫提議,以農歷三月初六嫘祖誕辰日為“中華母親節”。
“我們應該有自己的文化自信。”吳雙全陪同記者采訪時說,
“目前西平縣正積極向國家有關部門申報設立‘中華母親節’,爭取使西平成為‘中華母親節’的始源地。”
鑄魂:打造嫘祖文化產業品牌
作為嫘祖故里和絲綢之路原點,近些年,西平縣把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嫘祖文化資源,轉變為提升西平文化軟實力的文化資本,努力弘揚嫘祖創新精神,積極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西平黃金段。
為充分展示嫘祖文化精髓,澆鑄西平文化靈魂,提升西平城市形象,嫘祖文化苑是西平縣目前正傾力打造的一張名片。
采訪車在嫘祖文化苑停下。記者看到,該項目已露出恢弘倩影,正前門,漢代雙闕大門和4個梭子造型雕塑巍然屹立,后面一處處漢代仿古建筑部分已經建成,中央軸線地面上由巨大石塊拼接的以嫘祖傳說為內容的巨大浮雕蔚為壯觀……
承建嫘祖文化苑的中華嫘祖城董事長趙必歐向記者介紹,該項目是駐馬店在2011年第七屆中國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簽約的唯一文化產業項目,占地525畝,預計總投資3.6億元。
根據規劃,嫘祖文化苑將利用現有的生態、地形和歷史文化資源,打造一個集尋根拜祖、文化展示、旅游體驗、產業窗口為一體的綜合園區,包括可容納500人的多功能演播廳、嫘祖廣場、嫘祖像、嫘祖殿、絲苑、錦苑、念祖湖、音樂噴泉、農耕文化體驗區等。
趙必歐說,如果項目進展順利,預計明年底就能竣工。項目建成后,將給人們提供一個集嫘祖祭祀、旅游觀光、文化體驗及市民日常休閑活動等功能于一體的大型文化活動場所。
在加快西平嫘祖旅游文化產業建設的同時,西平人也在不斷拉長著嫘祖文化產業鏈條。
今年,西平縣成功舉辦了“2015西平·中國紡織服裝產業轉移論壇”,并依托中國紡織業聯合會優勢,規劃了4平方公里的嫘祖服裝產業新城,努力把西平打造成中國服裝產業最大轉移承接基地。目前,嫘祖服裝產業新城各項工作正緊鑼密鼓地加緊推進中。
此外,當地企業不僅開發出“嫘祖酒”,而且在國家傳統紡織品研究協會的支持下,開發出了以嫘祖文化為內涵的多品種老粗布紡織品。
西平縣委書記聶曉光接受采訪時說:“西平處于絲綢發源地、絲綢之路原產地、絲綢之路經濟帶黃金起始地。下一步,我們將以審時度勢的眼光和睿智,深度發掘人文資源,通過嫘祖文化開發、創建根親文化工程、開創嫘祖旅游產業等產業拼接,打造嫘祖文化產業品牌,把歷史文化資源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的軟實力,為實現‘中國夢’添磚加瓦。”
用靈魂鑄寫,盡全力追夢。嫘祖故里西平,我們期待著西平人民以破繭嬗變的開拓和創新,重塑西平的歷史輝煌,為加快人類文明進程再作貢獻!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和民族英雄楊靖宇將軍誕辰110周年,我市與河南頌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北京萬龍飛騰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拍攝制作重大革命軍事題材電影《楊靖宇》,把楊靖宇將軍的感人事跡、光輝形象全面展示在熒屏上,更好地起到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視和平、警示未來的作用。
借智借力做大做強
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強調,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省委書記郭庚茂也強調,講述好河南故事,展示好河南形象。
我市非常注重講好駐馬店故事。“老家河南·民俗傳奇——老家故事民俗之旅”走進“中國傳奇之都”之行,只是“冰山一角”。
市委書記余學友每次接待客人、參加招商總是推介駐馬店,誠懇邀請到駐馬店觀光考察、投資興業,感受駐馬店人民的熱情好客,感悟駐馬店深厚的天中文化,領略駐馬店優美的自然風光,投入駐馬店熱火朝天的發展。
我市編印了《傳奇天中》《解讀天中》《詩意天中》《導游天中》等文化提升系列精美圖書,原創了《愛在嵖岈》《仙湖魅影》《鬼子來了》等旅游微電影,原創了《唱美天中》旅游歌曲集,組織舉辦了第三屆中國旅游景區攝影大賽。特別是,完成了原創文化旅游動漫電影《盤古開天》的制作工作,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戚存杰帶領我市代表團參加今年5月份舉辦的深圳文博會,把該片作為我市重點對外宣傳推介的文化旅游產品,受到一致好評。運用“互聯網+”、O2O等新媒體、新模式宣傳促銷……
文化搭臺,經濟唱戲。
這就是既“借智”又“借力”。
西平縣招商福建省歐文房地產股份公司,興建嫘祖文化苑項目。
上蔡縣與河南旅游集團有限公司合作開發上蔡重陽文化園。
汝南縣到廣東招商,建設梁祝文化產業園。
我市牽頭組建“鄂豫皖旅游聯盟”,加入中原經濟區城市旅游聯盟。
每一個前行的步子都很踏實。
今年上半年,全市旅游市場共接待國內外游客1300多萬人次,同比增長21.5%,實現旅游收入50.2億元,同比增長27.8%,旅游業正在成為引領全市服務業發展的龍頭企業。今年,嵖岈山風景區成功創建國家級生態旅游示范區,嵖岈山風景區晉級國家
駐馬店傳奇文化已破繭化蝶,期待著一飛沖天!
責任編輯:ldm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