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孩子上網成癮誰能幫幫這個孩子
摘要: □胡江濤隨著電腦和智能手機的普及,上網的人數迅速增加,一些青少年按捺不住對網絡的渴望,有了網癮。今天,我們通過小光這個案例,試圖分析青少年上網成癮產生的原因以及
□胡江濤
隨著電腦和智能手機的普及,上網的人數迅速增加,一些青少年按捺不住對網絡的渴望,有了網癮。
今天,我們通過小光這個案例,試圖分析青少年上網成癮產生的原因以及網癮對學生的學習和身心健康產生的負面影響。作為家長和學校,發現網癮少年后,不能只是簡單地去禁、堵,因為很多時候會適得其反。
怎么看待這些現象?如何結合心理輔導,引導孩子從電腦游戲中走出來,把在電腦游戲中追求成功的精神轉移到學習上?您身旁是不是也有上網癡迷的孩子?這些孩子都通過哪些方式戒除了網癮?或者,你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幫助他們,請和我們聯系,電話:13137870789。
沉迷網絡 學習成績下滑
最近,家住上蔡縣鵬宇新城的姚女士心力交瘁,他上小學6年級的兒子小光(化名)幾乎天天去網吧上網,不回家。
小光今年14歲,按照年齡,應該上9年級了,可如今,小光卻在上小學六年級。姚女士說,小光上小學時留了很多級,僅4年級就上了4年。上小學3年級以前,小光的成績還是不錯的,也挺乖,是個懂事聽話的孩子。
姚女士和丈夫文化程度都不高,又沒有一技之長,由于兩人經常在外面打工,便把小光交給他的姥姥代為照看。
小光在上蔡縣黨店鎮的一所私立小學就讀,周一至周五住校,周末回姥姥家。一次,姚女士突然接到學校打來的電話,說小光的學習成績由之前的中上等下滑到倒數第3名。此外,孩子上學時沒有精神,經常走神或睡覺。學校希望姚女士能抽空管教一下孩子。
一周后,姚女士回到家中,詢問孩子的學習情況。而小光以一句“不會”應付了事。
姚女士從小光的同學口中得知,小光只要有時間就會到網吧玩游戲。姚女士苦口婆心地勸說、教育,小光承認了錯誤,并承諾會好好學習,不再讓父母擔心。
姚女士滿懷喜悅地回復學校后,再次踏上了外出打工的歷程。
為上網他“拿”了姥姥2000元錢
一天,小光的姥姥給姚女士打電話,說她藏在衣柜里的錢少了2000元。
“是不是兒子偷偷拿錢玩游戲去了?”姚女士的丈夫提醒她。
很快,小光承認,他分幾次從衣柜里拿走2000元錢,在學校附近的一個網吧上網,買點卡,用于添置網游裝備。姚女士托在老家的姐姐找到網吧老板。老板稱,最近小光在網吧的消費確實比較高。
小光說,他在同學的誘導下,第一次在網吧嘗到電腦游戲的魅力。從賽車游戲開始,到殺人游戲CS,從小自閉不愛交際的他在網絡的虛擬世界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滿足。只要有錢,他就會去網吧消費。
之前,他省下飯錢到網吧玩游戲。漸漸地,這些零錢不足以滿足他日益膨脹的消費欲望,他便偷偷拿了姥姥的錢。
夜晚徘徊 只為找到迷途的孩子
本指望孩子能好好上學,彌足他們夫婦缺乏文化知識的缺陷,沒想到兒子卻沉迷網絡,姚女士傷透了心。
此時,姚女士在上蔡縣城鵬宇新城購買的房子交工了。姚女士和丈夫商議,盡快裝修房子,一家人搬到縣城,給孩子換個環境,期望能遏止孩子上網的欲望,把學習成績提上去。不過,令姚女士沒有想到的是,這才是他們一家噩夢的開始。
一家人搬進新房后,孩子在小區附近的一所學校上學。剛開始,孩子還能按時回家。可一天小光很晚才回家。姚女士的丈夫狠狠收拾了兒子一頓。
第二天,很晚了,孩子還是沒有回來,這可急壞了姚女士夫婦。他們找了很久,終于在一家網吧內找到了小光。
第二天晚上,小光再次“失蹤”。姚女士夫婦又開始了尋找。
為了躲避父母,小光學會了反“偵查”。他不再到常去的網吧,而是打起了“游擊”,騎車到較遠的網吧去玩。此外,小光去網吧不再穿校服,以免被家長或老師發現。
變賣自行車籌錢上網
為了不讓小光去網吧,平時,姚女士從不給小光零花錢。姚女士不明白:小光上網的錢是從哪里來的?
姚女士多了個心眼,她刻意將幾元乃至十幾元不等的零錢放在家里的茶幾上。而這些零錢,沒多久就會不見。姚女士知道,是兒子拿了。
為了籌上網費用,小光開始偷拿放在家中的零用錢,甚至多次將家里的電器當成破爛賤賣。一天,當姚女士發現兒子把他的自行車賣掉,換錢去上網后,絕望涌上她的心頭。
“看到孩子沉浸在黑網吧里,我的心像被刺破了一樣。我去網吧找老板,乞求他們不要讓我的兒子上網,也曾打過110,向民警尋求幫助。”姚女士說,網吧老板對她說不再讓孩子玩了,可當孩子去的時候,老板依然允許。而民警也只能幫助她教育一下孩子。
姚女士哭著說,孩子上網,她有一定的責任。但是,國家明令禁止網吧容留未成年人,網吧未遵守國家規定,也應該擔責。
寫保證書不再去網吧
今年9月底的一天,小光對姚女士說:“媽,咱們安寬帶吧,那樣的話,我就不會再到網吧上網。我以后會好好學習,做完作業再玩電腦。”
姚女士征得丈夫的同意后,安裝了寬帶。隨后,兒子給姚女士寫了一份保證書。保證書上這樣寫道:我保證不再到網吧上網,好好學習,不辜負爸爸媽媽對我的期望。
小光雖然不再到網吧上網了,但是在家里上網更加得心應手,作業做得一塌糊涂。
姚女士的心愿并未達成。她只得將電腦放在自己的臥室里,強迫小光不上網。小光卻用他的手機,通過WiFi上網。姚女士只得把家里的寬帶拆除。
十一假期過后,小光的班主任告訴姚女士,小光跟不上同學的步伐,建議小光留級。小光不同意。如今,小光輟學在家。
染上網癮的背后
身心發育尚不成熟,是導致小光上網成癮的主觀原因。
小光才14歲,自控能力差,一旦接觸網絡,往往會被網上層出不窮的新游戲“網住”,再加上他的認知能力有限,面對網上新奇、刺激信息的誘惑很難抵抗。
眼下,網吧遍布大街小巷,盡管相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禁止未成年人進入網吧的條例,但是在實踐中,相關條例有時并未落到實處,網吧一定程度上成為孩子們的“樂土”。
由于姚女士夫婦長期在外打工,忙于生計,讓老人代為照看孩子,忽略了與子女的情感溝通。小光在現實生活中缺少情感交流,在網上找到了可歸依的群體,因此染上網癮。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