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農民探索高效種植模式
摘要: □晚報記者 于河偉 通訊員 李勤玲 張紅衛本報訊 近日,汝南縣板店鄉柴莊村村民武永奇和武余糧開玩笑說:“你真不簡單,既抱了西瓜,又撿了芝麻。”原
□晚報記者 于河偉 通訊員 李勤玲 張紅衛
本報訊 近日,汝南縣板店鄉柴莊村村民武永奇和武余糧開玩笑說:“你真不簡單,既抱了西瓜,又撿了芝麻。”
原來,今年武余糧采用西瓜、芝麻混搭種植,每畝除了西瓜收入3000多元外,還有近千元芝麻收入。
“如果按照傳統種植模式,一畝地一年最多收入2000元,我改變了種植模式,每畝增收了2000多元。”武余糧滿臉自豪地說。
武余糧是板店鄉柴莊村種植大戶,目前流轉土地300多畝,注冊了家庭農場,摸索出了高效種植模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復種指數,變一年兩熟為一年多熟,增收效益明顯。
近年來,板店鄉積極引導群眾加大土地流轉力度,調整優化種植結構,鼓勵種植大戶、家庭農場、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探索適合農業生產條件的高效立體種植模式,發展“立體農業”,推廣“連環”種植模式,做到“人閑地不空閑”,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
各村群眾因地制宜,大力發展西瓜、紅薯、花生、芝麻、綠豆、蔬菜等高效作物種植,在生產實踐中摸索出了很多間作套種模式,合理利用土地和光熱資源,提高了土地收益。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