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我對孩子習慣培養的認識
摘要:李玉棟從入學到現在孩子上四年級,孩子所在學校、班級一直從道理、落實方面上,不斷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習慣是在人的生活、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我們作為家長如何有
李玉棟
從入學到現在孩子上四年級,孩子所在學校、班級一直從道理、落實方面上,不斷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習慣是在人的生活、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我們作為家長如何有效地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呢? 從孩子學校的習慣教育和自己育兒的學習中,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來提高認識。
一、 從孩子的日常生活抓起
良好的習慣多表現在日常生活的各種細節小事上。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長期的生活里逐漸形成的,它貫穿于孩子一日生活的各個方面。我們做家長的應善于抓住孩子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例如,孩子良好的衛生習慣是在他飲食、玩耍等活動中逐漸養成的,文明禮貌習慣是孩子在待人接物的過程中培養的,愛學習的習慣往往是在游戲中形成的,愛勞動的習慣是在自我服務和為他人服務的過程中培育的。因此,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應從孩子的日常生活抓起。
二、習慣的養成在于持之以恒
選準要養成什么樣的行為習慣,然后堅持經常性的重復,在重復中激發興趣,學有所得,越干越想干。例如孩子喜歡自己拿勺吃飯,雖然吃的很慢,桌上、地上、衣服上常有菜湯、飯粒,我們當家長的不要急躁。要堅持每頓飯都讓孩子自己吃,并一邊鼓勵、一邊教孩子進步方法。還常常夸孩子“真棒”、“真好”、“有進步”,使孩子們非常開心。一段時間過后,孩子不僅學會了自己吃飯,還學會了自己穿脫衣服。入學后成了班上同學們學習的榜樣。良好的習慣要經過不斷的重復。反復地實踐才能養成。只要父母堅持要求,日積月累孩子的大腦神經活動才能形成“定型”。這時孩子做起來會感到輕松、自然、舒服、愉快,主動地去做,慢慢形成了習慣。反之,他會感到緊張、壓抑、難受不愿意去做,自然很難形成習慣。所以,習慣的養成在于持之以恒。
三、 積極鼓勵孩子
在兒童習慣的養成中,要多鼓勵。如在學習中表現出認真聽別人講述、討論積極、交流積極、認真作業、勤學好問的學生要及時進行表揚,并樹立榜樣,通過正面教育,真正起到的鼓勵作用,讓孩子看到自己的進步,樹立信心,形成良好的習慣。消極的制裁不會發生多大的效果,有時候反而容易引起他們的反感。所以要積極的鼓勵。用鼓勵的方法來引導兒童的行為,來督促孩子的良好習慣的形成。多一點鼓勵,多一份希望,或許孩子會受益一生。
四、 家長以身作則、言行一致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榜樣。父母的言談舉止,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一位家長說:對孩子的教育可以簡單到“從自身做起”這樣一句話。作為父母應嚴格要求自己,處處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出表率。如要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父母先要做到飯前便后洗手、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等等,這樣對于善于模仿的孩子來說必然受益匪淺。
小學階段是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最佳期,小學教育就是養成教育。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父母要從生活的一點一滴入手,以持之以恒、堅持不懈的態度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讓我們從現在開始。當經過自己的努力使孩子養成了一個好習慣或改變了一個壞習慣的時候,那份喜悅是無法言表的。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