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在社會實踐中鍛煉孩子
摘要:蘇女我的女兒今年13歲,上八年級,再有一年就要參加中考了,說實話,我很希望她能考上一個很理想的學校,將來進入最高學府北京、清華甚至出國深造……這不僅是
蘇女
我的女兒今年13歲,上八年級,再有一年就要參加中考了,說實話,我很希望她能考上一個很理想的學校,將來進入最高學府北京、清華甚至出國深造……這不僅是孩子的夢想,也是我的夢想,說實在話,平時我對孩子嚴加管束,學習的時間,一刻也沒有耽誤過,可是有件發生的事讓我徹底改變了我的想法。
前幾天,我市舉辦東西部合作會,我恰巧陪女兒上學路過樂山大道的時候,看到別的學校的學生在大道兩邊擦洗交通護欄。我就隨口的問一句,孩子如果讓你去和他們一樣擦洗護欄,你愿意去嗎?她回答,如果是學校統一組織的,我會去。如果讓我一個人去,我不會去。有這些時間還不如我多看會書呢?我說:“孩子,你錯了,學習固然重要,作為一個中學生,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更為重要。”我的話說得女兒有些迷茫。
我們知道,校園對學生的引導不僅是扎實掌握科學文化知識,更能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對社會、生活的關注及正確的道德價值觀,獨立研究問題的能力,合作溝通的能力,撲捉和把握問題的能力……這對中學生一生的發展至關重要。但這一切沒有社會實踐是做不成的。我的看法是:
讓中學生走出校園、走進社會人群中去。
在社會實踐中認識社會,在社會這個大學堂中感受個體存在的意義。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鍛煉同學的愛心、耐心和寬容心,同時為了更好的服務對象,有時還可以啟發孩子的創造性思維。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鍛煉了孩子的溝通能力,隨機應變處理問題的能力和動手的能力。由于作為中學生今后的道路還很漫長,讓他們積極參與到社會這個大學堂中,體驗、奉獻、成長、收獲是非常有意義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如何跨入社會的第一步,參與社會實踐給孩子提供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如何去培養孩子的社會性呢?
我的看法是:帶孩子去有同齡孩子的家中玩,讓他們相互熟悉,相互了解,他們每天都做了哪些對社會有益的事情,經常帶孩子到外面轉兩三次,給孩子制造機會熟悉周圍環境和人群,這也有助于孩子克服怕生羞怯心理。在市場上,讓孩子付錢,要想克服怕生羞怯心理培養孩子的社會性,最重要的是想辦法引導孩子開口說話,和孩子一塊去市場或超市,讓孩子付款,這樣無形中孩子就會和收款人形成了一種社會關系,這些都是培養孩子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前提。
父母嚴格要求利于行。
讓孩子主動投入到社會實踐中,最主要的是父母要做好榜樣。正如《三字經》所說: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情。因此,教育子女要從嚴,不要怕他們吵鬧,要善于正確引導,子女在正確的言行要大力表揚支持。子女不正確的言行要堅決予以制止、反對,而決不能聽言服從,或者必釀成大錯。
讓孩子在和諧快樂的環境中成長。這是培養孩子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中最重要的環節。俗話說家和萬事興、國泰民安寧。一個家庭若父母三兩天爭吵,必給子女帶來心靈的傷害,不僅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成長,也影響他們的學習進步、生活愉快。還有父母不管子女是好是壞,是對是錯,總是嚴厲批評指責甚至打罵,怎能有助于孩子的成長呢?因此,家庭必須和諧,對子女要求平等相待,并要尊重子女的愛好和特長的發揮。孩子的健康成長與事業興衰都與自信有著密切關聯。作為父母,應想方設法讓孩子樹立自信,不要總是拿孩子的短處或不足比別人孩子的長處或優點。長此以往會導致孩子產生自卑心理。
總之,教育孩子方法種種,我覺得還是從是社會實踐中做起最好,只有這樣,才能為孩子走向成功,走向人生輝煌打好堅實的基礎。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