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任重 科技創新帶民致富受人贊
摘要:通訊員 段瑩現年35歲的苗任重畢業于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學專業,現任市農科院糧食作物研究所副所長、副研究員。2014年被評為駐馬店市“151”科技創新青年,2015年
通訊員 段瑩
現年35歲的苗任重畢業于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學專業,現任市農科院糧食作物研究所副所長、副研究員。2014年被評為駐馬店市“
勤奮工作 潛心科研
苗任重參加工作13年來,一直從事大豆育種和栽培技術研究,長期工作在農業科研和農技示范推廣工作第一線。他心系三農,立志獻身農業科研,努力掌握農業科研動態,不斷學習農業科研新方法,增強科技創新能力,經常深入農業生產一線,開展農業生產情況調查,弄清楚制約農業增產、增收的瓶頸,以農業生產中技術難題為科研出發點和立足點,有針對性地開展科研工作,以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為己任,潛心開展新品種選育及高效栽培技術研究。
他先后參與完成國家、省、市科技攻關項目16項,常年承擔國家、省大豆新品種預備試驗、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工作。為加快育種速度、提高育種質量、拓寬種質基因基礎,他先后收集、鑒定大豆資源材料2500多份,明確每個材料的優缺點,每年配制雜交組合200多個,通過系統選育等方法,選擇優良品系50多份、高代材料1500余份,對30多個有苗頭的新品系進行產量比較試驗和多點鑒定試驗,每年擇優推薦3~4個優良品系參加國家、省試驗,為品種審定和應用打下基礎。
農業科研是艱辛的,也是責任心很強的工作,只有精細管理才能保證試驗質量,只有用心反復觀察才能不讓一個好的育種材料丟失。為了保證試驗的準確,他認真參加試驗的各個環節,從方案設計、田間規劃、試驗播種、田間管理、田間觀察記載一直到收獲、考種、總結,每個環節都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確保試驗精確無誤。每次大雨過后,他馬上到田間查看是否有淤堵,造成排水不暢,及時清淤,避免形成漬害,常常弄得一身泥。
大豆試驗期間正處夏季,旱澇以及病蟲草害管理都要非常及時,稍有松懈就會對試驗精度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大豆播種后他每天都要到田間觀察、記載,出現情況及時處理。近年來,我市夏季頻發高溫伏旱,試驗田需要澆水,他不畏高溫酷暑,堅持澆水時一直呆在試驗田。別人勸他說:“天這么熱,讓工人澆水不就行了,何必這么辛苦!”他卻說:“澆水不均勻會造成試驗誤差,澆水過多又容易造成倒伏。我不跟著不放心!”由于他的認真,大旱之年保證了試驗質量。
每年的7月、9月大豆開花、成熟時期,是大豆試驗田間觀察、記載最繁重的時候。他天亮就到試驗地,天黑才能離開試驗地,一天下來,在試驗地不停來回走動,衣服常常被汗水浸透。下雨天為了及時記下大豆開花期、熟期等生育性狀,他一手打傘一手記錄,常常弄得一身泥水。近年來,為了加快育種進程,大豆冬季要進行海南繁殖加代,大豆成熟時期正好趕上春節。為了完成南繁工作,他背井離鄉,在萬家團圓的日子孤零零一個人守在基地。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在試驗地里揮灑青春無悔的汗水,耕耘著自己的夢想。
項目帶動 農業增效
功夫不負有心人。2006年以來,他參與選育出在我省及周邊表現高產、穩產、優質、抗病、適應性廣的大豆新品種6個:駐豆5號、駐豆6號、駐豆7號、駐豆11、駐豆12、駐豆19,其中駐豆12于2014年5月通過審定,駐豆19于2015年8月通過審定。這些品種不僅高產,而且穩產,解決了大豆生產中品種產量低而不穩的局面,育種技術達到省內先進水平。同時,為了適應機械化和土地流轉需要,促進品種增產潛力發揮,開展了規?;?、機械化、輕簡化栽培技術研究,他先后制定了駐豆5號、駐豆6號、駐豆7號、駐豆11等品種栽培技術規程,目前正在開展駐豆12、駐豆19栽培技術研究。
2007年以來,他承擔、完成國家、省成果轉化項目3項。2007~2009年開展的駐豆9715河南省成果轉化項目,有效解決了黃淮區大豆生產的低產局面,在河南中南部以及黃淮夏大豆主產區、湖北西北部大面積推廣1000多萬畝,增加社會效益10億元;2009~2011年開展的駐豆6號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在項目資金支持下,完善方案,制定措施,抓好每一個技術環節,以點帶面,促進該品種迅速推廣,累計示范推廣1000多萬畝,促進了駐馬店及周邊大豆生產由畝產150公斤左右提高到180公斤以上,畝增產30公斤,增效10億元以上;2012~2014年駐豆7號河南省成果轉化項目,通過技術攻關再次提高示范區大豆產量水平,大豆畝產在190公斤以上,畝增產35公斤,高產田塊在250公斤以上,帶動了大豆生產的發展,為土地流轉規?;N植和農業生產方式的轉變提供技術支撐。目前,駐豆7號、駐豆11、駐豆12、駐豆19等品種正在大面積推廣種植。
心系三農 做好服務
他情系三農,科研為民,積極開展大豆新品種和新技術的示范、推廣,促進農業種植水平的提高。他長期奔波在農村生產第一線,不辭辛苦,利用技術培訓、田間地頭技術指導、電話咨詢等方式,示范推廣農業先進技術和成果,解決農業生產中的疑難問題,提高農民科學種田水平。2010年以來,他先后進行技術培訓16期,培訓技術人員4000多人次。在大豆生長關鍵時期,下鄉進行生長情況調查,開展田間技術服務1000多人次,發放技術資料2萬多份,接受群眾電話咨詢3000余次,指導大田生產50多萬畝,解決了農民種植中的難題,普及了農技知識,選育出的駐豆5號、駐豆6號、駐豆7號、駐豆11、駐豆12、駐豆19等大豆品種,已累計在河南、安徽、山東、湖北等地推廣種植2500多萬畝,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30億元。在完成科研工作的同時,積極參加“萬名科技人員包萬村”活動,深入農業生產一線,指導小麥和玉米農業生產,2009年以來,先后培訓基層農業科技人員和農民2000人次,發放技術資料5000余份,為糧食連年增產作出貢獻。
他踏實苦干,兢兢業業,嚴謹求實,不斷進取,先后獲得省、市科技進步獎6項,其中省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高產廣適駐豆9715選育及栽培技術研究與應用”2009年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駐豆6號選育與應用”2012年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獲得駐馬店市政府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在省級以上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0多篇,參加了《中國大豆新品種動態》論著的編寫。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