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輿縣轉變思路為秸稈找出路
摘要:抓還田 抓清運平輿縣轉變思路為秸稈找出路本報訊 (記者 王新軍 通訊員 宋華勇 劉英明)在今年秋季禁燒工作中,平輿縣切實抓還田、抓清運,把秸稈禁燒節點前移,變被動禁燒
抓還田 抓清運
平輿縣轉變思路為秸稈找出路
本報訊 (記者 王新軍 通訊員 宋華勇 劉英明)在今年秋季禁燒工作中,平輿縣切實抓還田、抓清運,把秸稈禁燒節點前移,變被動禁燒為主動禁燒,取得了較好成效。
強化宣傳,轉變干群思想。該縣開辟禁燒專欄和專題節目,教育部門通過在校學生把《致家長的一封信》送到家家戶戶,每天向手機用戶發送關于宣傳禁燒內容的短信,對禁燒工作中涌現的先進鄉鎮(街道)、包村局委及先進個人進行大力宣傳,樹立典型,示范帶動,同時對焚燒秸稈者嚴厲處罰并公開曝光。目前,共開辦禁燒宣傳專欄50期,懸掛橫幅1000多條,出動宣傳車400多輛,發送禁燒短信2萬多條次。
綜合利用,解決秸稈出路。該縣按照大鄉7萬元、小鄉5萬元的標準,拿出200多萬元,用于秸稈粉碎還田、秸稈清運的補貼和獎勵。同時,對農戶購買小型玉米秸稈還田機的縣財政每臺補貼500元,購買大型玉米秸稈還田機的縣財政每臺補貼1500元,全縣共計補貼1000多部;對秸稈還田比例高且連片還田在5000畝以上的鄉鎮(街道),每片給予一定的獎補。鼓勵和引導花花牛企業和金恒牧業及養牛大戶,運用先進的實用技術,將秸稈轉化為成本低廉的牲畜飼料,提高秸稈附加值。目前,花花牛企業已收儲秸稈1.4萬噸,其他肉牛養殖和山羊養殖青貯秸稈10萬噸,消化了4萬畝左右的秸稈。秋收期間,平輿縣召開了兩次秸稈還田工作現場會和兩次農機深松整地現場會,引導廣大農戶購買和使用玉米收割機械、秸稈還田機械,結合深松、深耕技術將農作物秸稈及時粉碎還田。實施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項目,向部分群眾免費發放200噸、價值120萬元的秸稈腐熟劑。今年秋季,平輿縣玉米機收率在60%以上、玉米秸稈還田率在70%以上,從源頭上解決了焚燒秸稈問題。
清運秸稈,減輕禁燒壓力。一是定標準嚴管理。逐鄉鎮、逐村巡查,根據秸稈滯留情況,采取限時清運措施,制定了清運、處罰標準和檢查、問責辦法,并根據清運情況連續召開了3次推進會。包村責任人和村委負責人重點幫助工作人員解決群眾不服從管理的問題,派出所負責批評、教育不服從管理的個別行為過激群眾。對路邊、地邊、溝渠、墳頭仍然滯留的秸稈,要求以村委為單位,提前組建收集、清運隊,把秸稈及時清運到就近養殖場或收儲點,不能運走的就地掩埋。二是抓落實重實效。10月18日,縣三秋生產指揮部組織各鄉鎮黨委書記對全縣秸稈清運工作進行了第一次檢查和點評,并安排部署了下一步秸稈禁燒和清運工作重點。截至10月22日,平輿縣除個別鄉鎮(街道)滯留有少量秸稈外,大部分鄉鎮(街道)沒有存量性秸稈,減輕了禁燒工作壓力。
嚴防死守,遏制焚燒行為。在三秋生產指揮部統一領導下,實行縣四個班子領導包鄉鎮(街道)、局委包重點村、鄉鎮(街道)領導包村的責任制,并組織鄉鎮機關、站所干部職工到村、到組包地塊,確保秸稈禁燒監管工作措施落實到村組和每一個田塊,真正實現了“空間覆蓋無空白、職責落實無盲點、監督管理無縫隙”的工作要求。縣分包鄉鎮領導一線指揮,鄉鎮、局委包村干部第一時間入住到村,贏得了禁燒工作的主動權。全縣各鄉鎮(街道)共組建巡查組和滅火隊260多個,滅火隊員2000多名,設立火情觀察點300多個,建立了“全面覆蓋、網格清晰、分級管理、層級負責、責任到人”的網格化屬地管理體制,形成了秸稈禁燒的鐵拳頭。在行政區域上,重點抓好鄉與鄉、村與村的接合部等容易出現紕漏的地方;在時間節點上,重點抓好雨前、夜間以及“雙節”期間的防范。五是嚴防死守。禁燒期間,包村干部節假日不休息,堅持24小時巡查和值班,實行人盯人、人盯地,協調配合,盯緊看牢,不留監管縫隙。
嚴格督察,強化紀律問責。一是加強督導。平輿縣成立了由縣委常委帶隊的3個督查組和由縣紀委監察人員成立的3個調查處理組,全天候不間斷下鄉督察,做到有煙必查、有火必究。針對禁燒工作中出現的一些情況,縣主要領導主持召開秸稈禁燒工作推進會,對禁燒工作再加壓、再促進,個別工作開展不力的鄉鎮主要負責人在會上作了表態發言。二是嚴管重罰。對焚燒秸稈者動真格、不姑息,一經發現,由公安機關依法予以嚴懲,并在新聞媒體上公開曝光;對造成重大損失、構成刑事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目前,公安機關刑事拘留1人、治安處罰3人。三是兌現獎懲。出臺了秸稈禁燒及綜合利用工作獎懲意見,對轄區內沒有出現焚燒秸稈現象的鄉鎮(街道)和包村局委給予表彰獎勵;對工作不力、出現焚燒秸稈現象的鄉鎮(街道)給予經濟處罰。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