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勝素等18朵\"梅花\"回母校:同臺飆戲 暢談從藝初心
摘要:20日晚,戲迷在河北石家莊人民會堂內欣賞到了一場堪稱“罕見”的戲曲演出,18朵“梅花”同臺飆戲,《楊門女將》、《霸王別姬》、《花為媒》、《貴妃醉酒》……輪番上演,令戲迷大呼過癮。

中新網石家莊10月21日電 (高紅超)20日晚,戲迷在河北石家莊人民會堂內欣賞到了一場堪稱“罕見”的戲曲演出,18朵“梅花”同臺飆戲,《楊門女將》、《霸王別姬》、《花為媒》、《貴妃醉酒》……輪番上演,令戲迷大呼過癮。
梅派青衣李勝素、葉派小生李宏圖、河北梆子名旦彭蕙蘅……他們均是中國戲劇表演藝術最高獎“梅花獎”的獲得者,其中,河北梆子劇院院長許荷英是“二度梅”獲得者。當晚,他們以《梅花綻放報春暉》專場匯報演出的形式為母校“慶生”。
原來,舞臺上爭奇斗艷的朵朵“梅花”均來自同一所學校——河北藝術職業學院,當日是該校建校六十周年紀念日。該校前身河北省戲曲學校建于1955年,是當時中國第二所培養戲劇人才的專門學校。60年里,該校相繼走出24位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
“回家啦”,戲曲藝術家們親切地稱回母校為“省親”。見老師、會同學,言談中“三句話不離本行”,藝術家們說的念的都是“戲”。在傳統藝術不斷被現代潮流沖擊的今天,他們還在默默堅守戲曲這塊陣地。采訪中,他們向記者吐露了從藝初心。
18朵“梅花”中有一名“女武生”,她是河北梆子演員吳桂云。2014年11月在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歡迎晚宴及文藝演出上,她表演了1分鐘的“鐘馗三撿扇”,淋漓盡致地展現了戲曲武功的精華,博得一片掌聲,這一幕讓她至今難忘。
臺上風光無限,背后甘苦誰知。《鐘馗》令吳桂云成名并屢獲大獎,但為演好這出戲,她下了很大苦功。
“武生注重肢體表演,關鍵是童子功。”吳桂云記得,小時候每天早晨5點起來喊嗓,7點開始練功,站在豎著的磚上,將腿扳到頭頂,一天中不知要練多少個踢腿、翻身、飛腳,兩寸五的厚底靴晚上9點之前不準脫。

吳桂云說,這些苦不算什么,讓他們難過的是戲曲市場的低迷。
“1986年,我們畢業后正趕上改革開放大潮,戲曲是走下坡路的。”吉林省京劇院院長、高派京劇傳人倪茂才說,那時興“下海”,他也曾動搖過,但很快又回到京劇的舞臺,他覺得,“不管是大舞臺,小舞臺,人多人少,只要站在舞臺上,就實現我的人生價值了。”
彭蕙蘅同樣對戲曲懷有堅定的職業自豪感。“戲曲被稱為中國第一歌劇”,彭蕙蘅說,到國外演出的時候讓她更加知道中國戲曲的價值。
1993年,由彭蕙蘅主演的河北梆子《美狄亞》一劇在希臘演出,受到熱烈追捧,觀眾稱贊她:一個年輕的姑娘,用難以置信的魅力塑造了美狄亞,她的高腔令人心碎,她的低腔打動人心。不用羨慕卡拉斯,她就是下一個卡拉斯(希臘女高音歌唱家)。
彭蕙蘅說,“他們對我的這種追捧,其實是對中國戲曲的追捧,我是沾了戲曲的光了,沾了老祖宗的光了。”
今年7月,中國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支持戲曲傳承發展的若干政策》,被稱為振興戲曲藝術的“及時雨”。目前,中國的文化部門正在制定“十三五”文化發展規劃,實施中華文化傳承工程,大力扶持京劇、昆曲、地方戲等藝術的傳承和創新。
這對戲曲從業者們來說無疑是好消息,很多戲曲人也在爆滿的演出現場感受到了戲曲藝術的回歸。
京劇是中國國粹,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中國國家京劇院一團團長李勝素曾首次將美妙的京劇旋律唱響在世界音樂之都――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現在追著我們跑的很多戲迷都是年輕人”,李勝素說,即便他們帶團到臺北演出,也有不計成本跟著去的戲迷。
在李勝素看來,現在的藝術形式雖然多樣化,但京劇是一門喜歡了就會上癮的藝術。“京劇里有很多寫意的東西,一個馬鞭就代表了千軍萬馬。”李勝素說,為讓更多年輕人了解這門藝術,國家京劇院每年都會到大學校園演出、講座。
“讓更多人了解和認識戲曲,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京劇小生李宏圖表示,丟掉老祖宗的文化會成為遺憾,戲曲春天的到來還要靠社會各界繼續不懈地努力。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中國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