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難賣不得不增門店
摘要:原標題:銷售渠道遭遇三大危機 蘋果難賣不得不增門店本周六,蘋果即將開設中國市場的第24家專賣店,但離蘋果CEO庫克去年提出2016年達到40家的數量尚有距離。據記者了解,從
本周六,蘋果即將開設中國市場的第24家專賣店,但離蘋果CEO庫克去年提出2016年達到40家的數量尚有距離。據記者了解,從去年開始,蘋果明顯加快了在中國市場開店的速度。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隨著中國三大運營商大幅削減包括對蘋果iPhone等高端手機的補貼,蘋果的渠道危機逐漸加劇,同時在電商日漸成為消費者購買的主要渠道之一時,蘋果官網并沒有發揮其主要功能,而第三方電商平臺未有充分理由力推蘋果產品,開店成蘋果維持目前中國市場高增長的主要手段。
但該人士同時表示,建實體店是昔日手機巨頭諾基亞、摩托羅拉等走過的老路。從這些知名手機品牌或被迫出售、或倒閉的歷史看,快速開店面臨巨大風險。
渠道危機
原因1:補貼大減
有媒體披露,2013年iPhone銷量的80%通過運營商渠道進行,蘋果直營店和網上商店的比例僅為20%。而就在一年前,零售渠道的銷量占比僅為15%。
從2012年開始,全球的運營商逐漸大幅削減對蘋果iPhone的合約補貼。2014年,中國運營商明確表示,對運營商三年削減營銷成本要求是400億元人民幣。
于是,中國三大運營商提出大幅削減高端手機補貼的計劃,補貼的減少讓蘋果公司遭遇挑戰,iPhone在運營商渠道的銷量開始下滑。
原因2:競爭激烈
2015年10月份,網絡上流出一份當月中國市場手機發布會竟然超過20場,其中不僅包括三星、索尼、HTC等知名手機品牌,同時還包括大神、奇酷、樂視等中國新興本土品牌。
業內人士表示,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巨大,有數據顯示,中國市場營收占蘋果公司總營收的27%,這個數字超越了歐洲地區的營收。但中國手機市場競爭也是異常激烈的,包括三星、HTC等安卓陣營對中國市場的發力,中國本土品牌集體推新品,蘋果同樣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原因3:官網仍是擺設
而在電商平臺快速發展的中國市場,蘋果中國的官方網站并沒有充分發揮其電商平臺的作用,眾多“果粉”很少通過蘋果內地的官方網站進行購物,而多是到實體店購買蘋果產品。
有消費者表示,蘋果的官方網站目前更多的作用并不是為了提供給消費者購物,消費者無法在其官網上順利購物。同時,由于蘋果一貫給合作伙伴的利潤不多,第三方電商平臺難以力推蘋果產品。
現象
渠道受阻蘋果加速開店
據媒體報道,在2009年之前,蘋果對中國市場的投入非常有限,很少舉辦市場推廣等本土化活動,甚至在蘋果的全球供貨體系中,中國市場屬于邊緣化地區。按照蘋果的慣例,產品首先滿足美國需求,然后是歐洲、日本。隨著中國市場的崛起,2010年起,蘋果開始加快在中國市場推廣,并同時增加在中國市場自營店的建立。
據了解,截至2014年7月,蘋果在中國市場的直營店有10家。但從2014年7月開始,蘋果在中國市場大量招人,計劃新開10家直營店,開店速度明顯加快。2015年以來,蘋果在中國已開設7家零售店,庫克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2016年蘋果在中國的零售店將擴充到40家。
目前iPhone仍是熱銷產品,但來自三星公司及中國本土手機品牌的沖擊,運營商這個大銷量渠道受阻,使蘋果公司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渠道危機。
觀點:
快速增設實體店風險大
加大實體店建設,這是包括諾基亞、摩托羅拉等昔日手機巨頭走過的老路,從這些老牌手機廠商最后或關或賣的經歷看,建實體店風險仍很大。
有消息透露,到2016年,蘋果要把中國市場的直營店數量提升到40家。而分析認為,蘋果要想把目前零售渠道的銷售比例從20%提高到50%,起碼要再新建400多家店。同時,建設實體店需要時間,但如何進行有效的渠道管理從而降低運營成本,對手機廠商提出了巨大的挑戰。
業內人士表示,在運營商大幅削減補貼后,此前過度依賴運營商的手機廠商都面臨渠道危機。有的廠商選擇擴大電商渠道,而蘋果希望通過建直營店來解決,效果如何尚待時間檢驗。(記者段郴群)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廣州日報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