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城區農機局技術人員服務小麥機播
摘要:本報訊 (通訊員 張雙輝)近期,驛城區農機局組織技術人員分赴田間地頭,為小麥機播把脈問診,幫助農民種好小麥。劉金鐘是水屯鎮種糧大戶,今年種植小麥近2000畝。在他的地
本報訊 (通訊員 張雙輝)近期,驛城區農機局組織技術人員分赴田間地頭,為小麥機播把脈問診,幫助農民種好小麥。
劉金鐘是水屯鎮種糧大戶,今年種植小麥近2000畝。在他的地里,驛城區農機局技術人員用儀器檢測土地溫度、濕度、硬度和翻耕深度,指導農民實施保護性耕作。
傳統種植,費時費力,產量不高。新的耕作模式,省心省勁、增產增收,與傳統種植有著本質的區別。如今,農機部門及時推廣新模式,指導新技術,給農民送去“金鑰匙”,打開了科學種田的大門。
實施保護性耕作,就是農田免耕、少耕,用作物秸稈覆蓋地表,減少土壤風蝕、水蝕,用化學藥物來控制雜草和病蟲害。這樣,既能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保持生態環境,又能促進農業增產增收。據驛城區農機技術推廣站負責人介紹,此項技術一是可以改善土地的透水、透氣性,提高土地的蓄水保墑能力和抗旱除澇能力;二是改善土壤,提高培肥能力;三是降低作業強度,減少作業成本,提高作物產量,解放勞動力。
在驛城區農機部門的指導下,該區投入各類機械4萬多臺次,機播小麥56.8萬畝,精播41.5萬畝,進一步推動了保護性耕作新模式的推廣和運用。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