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那些見了螃蟹“不要命”的畫家
摘要:俗話說:秋風起,蟹腳癢;菊花開,聞蟹來 。來看看這些名家的作品,是否勾起大家食欲呢?徐悲鴻“螃蟹是我的冤家”著名畫家徐悲鴻喜歡螃蟹是出了名的。他就曾說過
俗話說:秋風起,蟹腳癢;菊花開,聞蟹來 。來看看這些名家的作品,是否勾起大家食欲呢?
徐悲鴻“螃蟹是我的冤家”
著名畫家徐悲鴻喜歡螃蟹是出了名的。他就曾說過:“魚是我的命,螃蟹是我的冤家,見了冤家不要命”。不少書畫文人們啖蟹、品蟹、畫蟹,愛蟹愛得要繪之以畫,傾之以情。
▲「徐悲鴻 畫蟹」
李瑞清 “李百蟹”
清末民初畫家李瑞清嗜蟹,且食量驚人。某年秋天,他因無錢買蟹,便畫了一百幅蟹圖,聊以解饞。事情傳出后,其好友馮秋白特購陽澄湖大閘蟹三筐,匆匆趕到李家,意欲換百蟹圖中的一幅,李瑞清高興之余,竟把一百幅蟹圖全部贈給馮秋白。從此,李瑞清就有“李百蟹”的外號。
沈周
明代山水畫畫家的沈周在畫蟹也有獨特之處。他的水墨寫意畫《郭索圖》(注:螃蟹又名郭索),以淡墨畫蟹殼、蟹腳,焦墨畫爪尖和蟹殼凸凹,濃墨渲染雙螯,勾畫出大閘蟹的猙獰而又可愛的形象。
▲「沈周《郭索圖》」
徐渭
明代畫家徐渭筆下的螃蟹活靈活現、一墨千金。他的《黃甲傳臚圖》,用細膩的觀察角度雜糅豪放的水墨繪成呼之欲出的蟹。
▲「徐渭《黃甲傳臚圖》」
傅山
明末清初書法家傅山不僅畫山水墨竹了得,畫蟹也自有一番趣味。作品《蘆蕩秋蟹圖》中的一對螃蟹嬉戲于蘆葦蕩中,悠哉之余又氣定神凝的生動形象十分討喜。
▲「傅山《蘆蕩秋蟹圖》」
莊仁詠
清代畫家莊仁詠擅于畫蟹,所畫之蟹姿態不一、惟妙惟肖,因而索畫者眾多。為了應付大家的熱烈需求,他所畫的蟹都有明碼實價:蟹的畫價,一塊一只。
郎葆辰
清代書畫家郎葆辰,人稱“郎螃蟹”,以水墨畫蟹著稱于世。他筆下的螃蟹形神具備,活靈活現。
▲「郎葆辰《蟹菊圖》」
齊白石
大畫家齊白石有“三絕”,分別是蝦、蟹、雞。抗戰勝利之夕,為表抗戰勝利的欣喜,齊老曾作一幅《螃蟹圖》,并題詩道:“處處草泥多,行到何方好?昨歲見君多,今年見君少。”
▲「齊白石《螃蟹圖》」
一年中最合適吃蟹的季節又到了,帶上花雕酒,約上知己好友,嘗蟹去。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人民網-藝術收藏頻道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