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清芝 四處與鬼子打游擊戰
摘要:記者 巫 兵 通訊員 陳遠志 徐清芝(中)在接受采訪。 通訊員 劉 藝 攝泌陽縣馬谷田鎮南崗村委南嶺村93歲的徐清芝,抗戰時期參加彭雪楓領導的新四軍,是一名戰地衛生員,用
記者 巫 兵 通訊員 陳遠志
徐清芝(中)在接受采訪。 通訊員 劉 藝 攝
泌陽縣馬谷田鎮南崗村委南嶺村93歲的徐清芝,抗戰時期參加彭雪楓領導的新四軍,是一名戰地衛生員,用繃帶和紗布搶救了無數新四軍戰士。她身負兩處重傷,至今腿和胳膊上還留有炮彈炸傷的傷痕。
徐清芝出生在泌陽縣楊家集鄉徐莊村,家中兄弟姐妹多,生活貧苦,父母無奈之下把她送到鄰村當起了童養媳。后來,隨著年齡的增長和不堪夫家的虐待,她只身一人逃了出來,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40年,她來到豫皖蘇邊區的新四軍六支隊,正巧趕上部隊衛生教導隊招募戰場救護人員,徐清芝便在這里進行了為期三個月的衛生員業務學習和培訓。在衛生班里,她學會了如何止血、如何打繃帶、創傷療法等醫療急救知識。很多人會想,衛生員只是戰時在后方進行醫療保障。可是,別小看了這些年輕的衛生員,他們雖然沒有接受過正規的醫療知識培訓,可就是那三個月的急救知識培訓和這樣一群年輕女衛生隊員的加入,才可以使在戰爭膠著的情況下,部隊能更好地保存戰斗力,把有生力量的損失降到最低。
那會兒部隊就數徐清芝年齡小,子彈不斷在耳邊、身邊擦過,炸彈經常在身邊爆炸,她從未感到恐懼。每次緊急集合是她最緊張的時候,因為不知道敵人會在什么地方出現。槍聲隨時會響起,她隨時處于待命狀態,每次參加戰斗時,她都會分到不同的連隊進行戰場救護。
部隊的沖鋒號一吹響,槍聲、炸彈聲就一直在響,作為一名衛生員,最要緊的事情就是挽救傷員的生命,不管遇到什么傷員,都會盡力去治療。有一次,一名傷員被一顆三八式步槍子彈射中膀胱,因為子彈十分小巧,而當時技術條件非常落后,無法將子彈取出。當時,傷員因子彈堵塞膀胱無法排尿,面臨生命危險。于是,徐清芝就用嘴來將這名傷員的尿全部吸了出來。最終,這名傷員得到成功救治。
在抗戰的日子里,徐清芝跟隨所在部隊四處與日本鬼子打游擊戰。她說:“由于我軍的裝備和敵軍沒法比,所以下雨天或下雪天等惡劣天氣是伏擊敵人最好的時機,能最后取得抗戰的全面勝利實屬不易。”
在解放大西南的戰斗中,徐清芝在部隊收獲了自己的愛情,丈夫是國民黨投誠的少校軍官張志良。張志良在共產黨解放開封市時參加起義,加入共產黨的部隊,后來隨軍參加解放大西南的戰爭。1962年,徐清芝隨丈夫一同復原,分配到四川森林公安局。文革期間,他們落戶到泌陽縣馬谷田鎮。
雖然抗戰勝利已經70周年,戰爭的硝煙早已隨風而逝,戰場上的驚險經歷在徐清芝的記憶中卻絲毫沒有消散。她經歷了在嚴酷環境下的游擊戰,參加了無數次大小戰斗,卻始終沒有摸過手槍、握過手雷。作為一名戰地衛生員,她用手中的衛生包拯救了無數戰友的生命,直至戰爭勝利的那一天。
如今,93歲的徐清芝經常給孩子們講戰場上的故事。她說:“我想讓后輩們知道,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讓年輕人不忘革命歷史繼承革命精神是我的使命。”
責任編輯:wtt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