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革命英雄趙天慶
摘要:9月21日,陽光明媚。89歲的趙永貞吃過早飯后,從位于市開源大道的學府花園出發,坐公交車來到了天中晚報社。
“我想向記者反映一件事情,我的大伯趙天慶是個革命英雄,希望你們能夠報道一下他的事跡。”見到記者后,趙永貞懇切地說,并從兜里掏出了一疊紙,說他已經寫了一些材料,讓記者看過之后再采訪。
在那滿滿的4頁稿紙上,趙永貞詳細地講述了趙天慶的革命一生,并表達了對大伯的懷念之情。而在接下來的采訪中,趙永貞又向記者描述一些細節,更加豐富了趙天慶的英勇形象。
投身革命不顧身 浴血奮戰為新生
——記革命英雄趙天慶
□晚報記者 袁 敏 張麗麗 文/圖
趙永貞在看他寫的材料。
因受欺壓而當兵
趙永貞說,他的大伯名叫趙天慶,字之余,1897年出生于一個貧苦的家庭,少年時就開始給地主種地。
“我大伯弟兄4個,他排行老大,我父親排行老四。”趙永貞說,趙天慶從小天資聰穎,盡管家里貧窮無法送他讀書,但是他仍然自學了一些文化知識。由于給地主種地經常受欺負,趙天慶起了反抗的心思,孤身逃到山東省,投奔到馮玉祥的部隊當了兵。
據趙永貞介紹,趙天慶當兵時只有十六七歲,因為自學了一些文化知識,又在部隊的培養下練就一手好槍法,被提拔為排長、連長、副營長,后來又到沿海地區擔任鹽務管理縱隊隊長。
“我大伯在部隊當兵時,我曾經跟隨他生活過一段時間。”趙永貞說,由于他父親有4個孩子,家境比較貧困,在他4歲的時候,父親把他過繼給了沒有孩子的大伯趙天慶。后來,在趙天慶到沿海地區任職之前,他曾經跟著趙天慶的妻子,一起到部隊探望趙天慶。
1937年,趙天慶所在部隊奉上級命令撤退到徐州整編。因整編后的部隊內部很混亂,上級懷疑一部分軍官與共產黨有聯系,但是又沒有確鑿的證據,便采取措施讓這些人退役,趙天慶就是其中的一名。
趙永貞在回憶這段歷史時,思緒非常清晰。他告訴記者,趙天慶退役的時間是1938年,當時在部隊的級別是團級干部。退役回鄉時,趙天慶領到了一筆遣散費,并用這些錢購買了一些土地。
然而,回鄉務農的趙天慶并沒有因此消沉下去,而是秘密地組織人員進行訓練,后來還與小鬼子發生了正面的戰斗,并秘密參加新四軍的活動,留下了一些讓后人驕傲的英勇事跡。
打鬼子毫不手軟
1940年,日本鬼子進入駐馬店,從駐馬店往東掃蕩時,路過汝南縣水屯鄉(今驛城區水屯鎮)趙莊村,對該村進行燒殺搶掠。在小鬼子的大部隊過去后,有3個小鬼子和2匹馬落在了后面,被村里的群眾發現了。大家的情緒非常激動,嚷著要把小鬼子打死。
見聚集的群眾越來越多,小鬼子心生膽怯,只好躲到了趙莊東、郭莊西的一處洼地里。因為該處洼地種的是高粱,小鬼子躲到里面后很難被發現,群眾一時沒了主意。趙天慶得知情況后,就組織十多個人,帶著一支長槍、一把手槍和一些手榴彈趕到現場。
“由于地里的高粱比較稠密,小鬼子在里面占據了有利位置,我大伯等人從外面強攻不行,便想到了智取。”趙永貞說,趙天慶等人故意開槍,吸引小鬼子的注意力,讓其暴露所在位置。在判斷出對方的藏身之處后,他則悄悄地爬了過去,距離小鬼子不遠時扔了幾顆手榴彈。
趙永貞說,那場戰斗持續了一個多小時,最終把那3名小鬼子炸死在高粱地里,趙天慶等人繳獲了3支槍、2匹馬、幾箱燃燒彈以及其他物品。第二天,趙天慶組織了20多人,帶著這些勝利品,連夜趕到駐馬店西韓莊一帶,投靠到程道榮(國民黨)部下的一個支隊,并擔任支隊的一個中隊長。
當年10月,駐扎在駐馬店的日本鬼子往南行軍,留下了兩名小鬼子在中山街北頭(當時稱洋街)路東的移動油坊里。據說那油坊原是外國人建的,此前用作開鹽行,整體建筑非常堅固。后來,附近的老百姓發現有小鬼子在里面住著,打了一天一夜都沒有把油坊的門打開。
趙天慶聽說此事后,立即帶著一班人馬趕了過來。他先是仔細觀察了地形,發現油坊的屋頂上有一個天窗,便爬到上面往屋內扔了幾顆手榴彈,把躲在里面的小鬼子炸死了。后來,為了防止小鬼子卷土重來,趙天慶所在的中隊便在油坊附近的回民村駐防。
被冤枉脫離所在部隊
據趙永貞介紹,1941年,程道榮的部隊趕到正陽駐防,趙天慶的中隊在熊寨、肖店、張店、汝南埠駐防。1942年,程道榮多次派部隊到陡溝南的梅坡寨駐防。梅坡寨內沒有水吃,村民們必須到寨外的泉眼接水,部隊因為吃水與村民產生了矛盾。
“后來程道榮就派我大伯的中隊去駐防,沒想到卻成了我大伯被冤枉的導火索。”趙永貞說,趙天慶接到駐防的命令后,來到梅坡寨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和村民搞好關系。在寨內駐防了幾個月,與村民處得非常好,有時候中隊沒有水吃了,村民會給他們送點,官兵們也常幫村民干活。
趙天慶在梅坡寨駐防時,趙永貞前去探望。有一天,趙天慶突然得了傷寒,一直高燒不退。他所在支隊的支隊長知道此事后,立即命令趙天慶到陡溝的軍醫院就醫。趙天慶接到命令后,請求所住學校的校長幫忙,把趙天慶送到了軍醫院進行治療,趙永貞一直跟隨照料他。
半個月后,經過醫生精心治療,趙天慶的病情有所好轉。然而,有人向程道榮匯報說,梅坡寨是新四軍的地下黨聯絡點,懷疑趙天慶與地下黨有聯系,否則以部隊之前與村民相處的情況來看,程道榮不可能在那里待了幾個月都沒事。
程道榮聽了匯報后,立即召開支隊長會議研究趙天慶的問題,決定等他的病好后先控制起來,并讓趙天慶所在支隊的支隊長去探望趙天慶。支隊長見到趙天慶時并沒有說什么,在臨走與趙天慶握手時悄悄地遞了一個字條,告訴他程道榮的決定,并讓他立即轉移。
“現在想想,當時的那個支隊長有可能是地下黨。”趙永貞說,跟著趙天慶的有兩名勤務員,趙天慶得知消息后,立即讓其中一名勤務員到梅坡寨報信,自己則和另外一名勤務員帶著趙永貞逃走了。此后,趙天慶就脫離了程道榮的部隊,這為他以后跟隨共產黨埋下了伏筆。
秘密參加地下黨
1942年底,趙天慶脫離程道榮的部隊后,一直在家里務農。直到1943年,趙天慶才與在洪溝廟活動的地下黨張九英取得了聯系,并參加了地下黨。
當年9月,張九英被確山縣保安團抓走后,趙天慶與他失去了聯系,獨自來到了洪溝廟一帶活動。后來,趙天慶又到唐橋一帶,與新四軍的稅務人員接上了頭。據趙永貞回憶,從那時起,趙天慶的家里經常有客人,吃過飯后幾個人便坐在一起商量事情。
1944年4月的一天,有7個人跟著趙天慶回家了,中午吃飯前還放了一掛鞭炮,并讓趙永貞叫一位姓潘的人為干爹。“他們其中有一位姓段的,據說是一名稅務人員。”趙永貞說,此后這幾個人經常到家里吃飯。
1945年農歷
在趙天慶等人被打死的3天后,之前經常來的幾個人到他的墳前燒紙,其中就有趙永貞認的那位姓潘的干爹。他們臨走前,囑咐趙永貞到外面躲一躲,這段時間不要待在家里了,此后彼此就失去了聯系。
“大伯犧牲后,我和大娘相依為命,直到解放后生活才好些。”趙永貞說,他記得好像是1949年春節,鄉政府派人到他家中,通知他們到水屯孔莊參加烈屬座談會。在座談會結束后,由主持座談會的路恒(音)給他們發了一份毛主席題詞,內容是:“發揚革命傳統,爭取更大光榮”。
后人受照顧生活幸福
在烈屬座談會召開后不久,鄉鎮府又派人給他家掛了一個烈屬牌子。
當記者詢問烈屬牌子如今在哪里時,趙永貞的情緒低落下來。他告訴記者,記不清是在哪個運動中,兩個本村村民跑到他家,把烈屬牌子給摘下來了。“當時大娘質問對方為什么要摘掉烈屬牌子,對方說我大伯曾經當過國民黨的兵,又有幾畝田地,根本不配懸掛烈屬牌子。”趙永貞說。
后來,鄉政府的工作人員來到他家,通知趙永貞到汝南上學,以“革命家庭子弟”的身份就讀于“信陽干部培訓學校”。經過3個多月的集中培訓,趙永貞畢業后被分配到汝南縣的一個鄉里工作,后來調到信陽百貨分公司、駐馬店百貨分公司、煙酒公司。
“我還在確山工作過10多年,1988年從駐馬店林科所離休。”趙永貞說,如果不是趙天慶為革命犧牲,他或許一直在鄉下務農,根本不可能來到城市里生活。
據趙永貞介紹,他有4個女兒一個兒子,目前過得都很不錯。“我們經常說‘銘記歷史、緬懷先烈’,這是因為他們用鮮血為我們換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他說,人老了都愛懷舊,回想一些陳年舊事,他總愛把大伯的事跡講給孩子們聽,希望他們能夠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