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圈里的“園藝人”
摘要: □蘇弼坤 鄒汝光 鄒汝光作品。 為拍蘭草跋山涉水“我只養熱帶魚和蘭草,現在我養的包括孵化期在內的小魚有近300條,而為了種植蘭草,我在樓下花園中專門為它們蓋了房
□蘇弼坤
鄒汝光
鄒汝光作品。
為拍蘭草跋山涉水
“我只養熱帶魚和蘭草,現在我養的包括孵化期在內的小魚有近300條,而為了種植蘭草,我在樓下花園中專門為它們蓋了房子,200多個盆盆罐罐只為蘭草而生。我這樣做不為別的,就為能用相機記錄下它們的成長歷程。”昨天上午,在鄒汝光的家中他一邊為魚缸里的小魚調節溫度一邊講述自己的“蘭、魚”攝影情結。
“我愛人曾經埋怨我,說我對蘭草比對家人還上心。其實他們哪里懂得我為什么給自己取名‘蘭癡’。”鄒汝光說,因為對蘭草情有獨鐘,每隔一段時間他都要到深山中走一趟,帶回些野蘭栽培。幾年下來,鄒汝光的庭院里,有百十個品種的蘭花。幾年來,從蘭花含苞待放到群蘭齊放,從老葉枯黃到新葉萌發,他拍攝了不下一萬張照片。
“這么多蘭花的照片中不難發現,幾年前的蘭花都是普通的春蘭、四季蘭,根本找不到蘭花中的‘珍品’。”鄒汝光說,“真心喜歡一樣東西,為它付出一點兒是值得的,隔三差就會五進山訪蘭。”而他這個“蘭癡”絕對不滿足于在駐馬店周邊訪蘭。
五年前,為了找到蘭中珍品“大雪素、小雪素”,鄒汝光和蘭友一起到云南。在那里他第一次見到心目中的“女神”。
“我的相機中始終保存有幾張蘭草照片。可見到云南的蘭中珍品之后,我突然感覺自己的蘭草就像個‘山里娃’。”鄒汝光說,那天他和朋友掏光身上所有的錢買下了那株蘭草,直到現在那株蘭草依然在鄒汝光家中最顯眼的地方擺著。
為了拍燈科魚孵化了幾百條
在鄒汝光家的客廳中擺放了大大小小十幾個魚缸,乍一看浴缸里除了氣泵冒出的氧氣泡外,沒有別的東西,但當鄒汝光打開小夜燈后,浴缸里出現了許多藍色移動的光點,這就是鄒汝光孵化的孔雀魚。
“蘭草的拍攝已經告一段落,目前,我正在為燈科魚的拍攝做準備。”鄒汝光說,他現在已經孵化了300多條燈科魚,有燕子美人、藍眼燈、孔雀魚等十幾個品種。
“生態攝影在攝影圈里并不少見,你會發現,拍山水的、花鳥的、天人合一的都有很多大師,就拍魚的不多,專拍燈科魚的更少。”鄒汝光決心在小魚的拍攝上大展身手,更希望能為自己的攝影增添新的內容。
在鄒汝光看來,攝影和寫生是類似的,他在家里的客廳、陽臺放了十幾個魚缸,還專門購買了加溫和通氧設備,為的就是能親眼見證這些熱帶魚從出生到長大的整個過程。
“只要有空我就觀察它們的各種動態,再結合它們‘發光’的特點,在光影下不斷嘗試。”鄒汝光說,為獲得對燈科魚更多的直觀認識,他專門跑到廣州、海南等地的市場,鉆入店中觀察,一看就是幾個小時。遇到有特色的,他就買回家養起來,現在魚缸里孵化的小魚加上成年的魚足有300多條。
“這幾年,光是自己孵化的魚就有上百條了。”鄒汝光說,拍魚的外形容易,而要拍出其靈性很難,和畫畫一樣,魚的難處在于點睛,而攝影要想用靜態的畫面表達出動態的“魚躍”,更是需要下足功夫,現在他每天都在觀察這些的魚的習性,為的就是能深入水中、深入魚中。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