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木佛造像收藏體系待完善
摘要:原標題:國內木佛造像 收藏體系待完善 南方日報訊 (記者/歐志葵)隨著國內佛教藝術品市場的不斷升溫,小眾的佛教藝術品收藏受到大眾關注。記者近日從一場以中原木佛精品
南方日報訊 (記者/歐志葵)隨著國內佛教藝術品市場的不斷升溫,小眾的佛教藝術品收藏受到大眾關注。記者近日從一場以中原木佛精品為主題的“百佛造像展”獲悉,目前國內對木佛收藏還不夠成熟,加上受到木佛本身存世量不多、流通不易、保存不易的特點,升值空間值得期待。
為了推動佛教藝術市場的發展,系統性收藏木佛藝術品,近日,在廣州芳村“賢諾·佛聚軒”木造像館中舉行,集中展示廣州資深木佛像藏家詹皇添先生多年來收藏部 分木佛精品。此次展出藏品從時間上、地域上跨度都比較大,涵蓋各個主要時期木佛藝術,不僅有明清時期的宮廷木佛的精品,亦有宋元時代為數不多的大師之作, 展出時間從10月8日展至10月16日。
記者獲悉,銅質、鎏金佛像看起來比較華麗且易于保存,目前在國內受到較多追捧,然而木佛造 像市場發展尚處于萌芽、初級階段,雖然國內佛像收藏群體基礎大,但研究和收藏體系、收藏群體仍很薄弱。賢諾文化總經理單中華告訴記者,佛像造像是中國人接 觸最廣、最久的雕塑藝術,支撐著古代中國的整個雕塑體系。在這以前,中國尚沒有以佛教藝術品收藏為背景,以中原木佛造像為主體系統收藏與研究機構和學術基 地。這與木佛造像本身不易保存、流通難、存世數量稀少密切相關,導致人們對于木佛的收藏與研究始終難以進行,也就使中國木佛造像的收藏環境難以形成氣候。
歐志葵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南方日報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