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服務手機客戶端下載量一年增8倍
摘要:原標題:指尖旅行客增多 旅行服務手機客戶端下載量一年增8倍 出境游熱冷思考 國慶長假期間,不少網友在朋友圈“攝影展”內曬起了在境外游玩的各種“生
出境游熱冷思考
國慶長假期間,不少網友在朋友圈“攝影展”內曬起了在境外游玩的各種“生活照”。有網友感嘆,出國不再遙不可及,只不過是到地球村另一頭去逛逛,看的不再只是風景,還有心情。調查顯示,今年內地游客在境外過“黃金周”的人數激增了2倍。
綜合國慶前出境游情況,記者發現,現在的出境游中,年齡越來越小,最小的游客為還在襁褓中的4月嬰兒;玩法也越來越尋求刺激,跳傘、開滑翔機看得人心驚肉跳。
不同人出境看不同風景
年輕人:感受當地浪漫
今年國慶和老公選擇前往英國旅游的andy告訴記者,這次他們選擇自由行。“我們懂英語,而且英國鐵路四通八達,每到一個城市都是十分方便。”國慶這幾天,andy去了愛丁堡、曼徹斯特、倫敦,“喜歡到處走走,喜歡美食。”她說,晚上和老公去到了倫敦的SOHO,感受當地的夜生活,也細細品味了英國的茶點。“我們不只去看景點,要真正領略當地生活。”
同樣在國慶和朋友一起去德國自駕游的阿沙在出慕尼黑機場時,發現自己的行李箱摔壞,與機場溝通后獲得一個郵件地址,回到酒店后阿沙將箱子損壞的情況和資料發到了這個郵箱。不料,在返程之前阿沙收到了一個全新的、價值169歐元的箱子。
中年人:對物價敏感
同樣在倫敦旅游的徐先生,逛了幾天才發現,這里并不是購物天堂,因為物價實在太高。“我們出發時,英鎊對人民幣的匯率差不多9.8,我算了一下,即使退稅,購買奢侈品的價格還不如香港便宜。”徐先生舉例,他買了一件短袖衫,都需要200多元。
在日本北海道旅游的黎先生,因為臺風晚點,在機場附近對比了不少美食店,發現頗有收獲。40元人民幣一個的紅肉蜜瓜,10多元一盒葡萄,20多元6只刺身大海蝦,“一不小心就吃多了”。
老年人:追尋“紅色情懷”
今年“9·3”勝利日閱兵后,激蕩起了不少老年人的“紅色情懷”。參團赴俄旅游的陳叔告訴記者,“畢竟對于我們這一代人來說,紅色記憶難忘,對俄羅斯還是比較有感情的。”而記者了解到,從去年底至7月,盧布持續下跌,更吸引了不少老年人國慶節去俄羅斯旅游,而且俄羅斯團隊游還可辦理團隊旅游免簽手續,只要提供有效期6個月以上的護照即可出行。記者從廣州某旅行社了解到,最近赴俄旅游的廣州游客同比增加了5倍。
出境游年輕化
今年暑假,有旅游機構統計,今年6月以來出境旅行的飛機乘客年齡不斷刷出新低,最小為僅4個月大的嬰兒,在父母陪伴下游玩了三天后才返回。12歲以下的兒童國際機票訂單量更是去年同期的3倍。
暑期兒童國際機票訂單
0~2歲 不到2%
3~6歲 約30%
7~9歲 近50%
機票預訂前8境外目的地
中國香港
新加坡
中國臺北
東京
曼谷
普吉島
首爾
大阪
方式潮 玩法多 出手闊
記者了解到,“互聯網+”出游方式使用人群和范圍越來越廣。記者了解到,目前可以通過手機APP實現移動簽證,游客辦理簽證,從預訂、下單、上傳、咨詢、出簽各環節都已在手機端可以實現,60多個國家的簽證材料可以通過手機上傳。
除了簽證,在境外酒店預訂、購買機票、門票、租車、購物等旅游環節,通過手機客戶端實現“指尖上的旅行”的游客越來越多。數據顯示,手機客戶端的下載量一年間增加了8倍,其中七成以上使用者曾通過手機預訂酒店和機票。
記者了解到,在這類出境游客中,25~35歲的80后占比超過50%,18~24歲的90后占比接近20%。
記者通過調查發現,境外各種新興、刺激的游玩方式,越來越受中國內地游客歡迎。
皇后鎮是新西蘭的“探險之都”,剛從這里游玩回來的廣州游客蘇先生告訴記者,目前在這里嘗試雙人跳傘、駕駛滑翔機等驚險項目的游客中,中國游客最多。記者另外了解到,費用高昂、行程艱辛的南極之旅,參與其中的中國游客也不斷上升。國際南極旅游組織協會IAATO 2014~2015數據顯示,中國年度赴南極游客人數為3042人,僅次于美國、澳大利亞和英國。
此外,今年國慶節期間,出鏡購物仍是一些中國游客必不可少的項目。調查顯示,出境游消費是在國內旅游的6倍以上。有專家表示,數據顯示,其中紐約、倫敦、巴黎的中國游客平均消費金額將超過10000元,紐約超過21000元,而其余地區的消費也都不低于6500元。國內一家旅行社負責人告訴記者,其中一位游客曾在旅途中一人花費55萬元購物。(文/記者楊進)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廣州日報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