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樹種竹柳落地我市 助農民走上生態致富路
摘要: 新華社9月22日電 (記者 魏 莘 姜 亮 陸 歡)“無心插柳柳成蔭”這句話,本是形容無意中做的事情卻帶來了好的收獲,卻從側面反映出柳樹擁有極強的生命力。眼
新華社
張寶龍是駐馬店市汝南縣老君廟鎮老君廟村村民,以前家里的灘涂地全種成了糧食,今年他將自家100多畝地改種了竹柳,目前每畝就獲利4000元左右。
“竹柳插上以后很容易管理,俺一般都找幾個同村的人幫幫忙,薅薅草,澆澆水就沒啥事兒了。這個樹抗病能力也很強,俺今年賣1畝地的苗,大概能收入三四千元錢。”張寶龍介紹,種竹柳的好處不僅在便于管理,而且“公司+農戶”的產銷模式還幫村民們解決了竹柳的銷路。
汝南縣老君廟鎮房坡村村黨支部書記房文明告訴記者,群眾種植竹柳的積極性很高,自從2013年縣里將河南元興農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的竹柳引進該鎮以來,到現在全村已有200多戶村民種植了竹柳,主要以育苗為主,村民收入增加到4000元到10000元不等。“竹柳的實用性很強,它成活率高,農民種植簡單,現在農村青壯年都出去打工去了,在家留守婦女就能把樹苗給種了。”
汝南縣的地質結構屬第四系淮河堆積區,境內有1958年建成的全國最大的平原人工湖宿鴨湖水庫,老君廟鎮部分土地為宿鴨湖濕地,更易于竹柳生長。據當地干部介紹,兩年來,該鎮已發展苗林基地達5000畝。
“現在我們計劃沿公路主干道,一是駐新公路,再一個是環宿鴨湖濕地這幾個村大力發展,因為濕地更適合種植竹柳。”汝南縣老君廟鎮副鎮長李全紅說,近年來由于全鎮有5個村里種植了竹柳,鎮里的生態環境得到了改善,農民也增加了收入。“下一步,我鎮要進一步打造生態旅游,預計用四五年時間,竹柳種植面積擴大到10000畝或者是更多。”
據介紹,竹柳種植是國家林業局和中國綠色基金會聯合大力推廣和發展的一個項目,2013年經縣有關部門考察,引進了該樹種。汝南縣林業局基礎推廣站站長張斌告訴記者,過去宿鴨湖污染嚴重,現在通過這兩年種植竹柳和治理,水源得到了有效凈化,養殖業也提高了效益。包括魚、蝦和螃蟹,宿鴨湖的水產品已經很有了名氣,附近省、市的客戶都到宿鴨湖來買魚、蟹。
作為全省最大的竹柳“公司+農戶”的供銷企業——河南元興農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的董事長王永華表示,兩年來公司在全省已完成“公司+農戶”苗林生產基地5萬畝,預計明年將達到10萬畝。
王永華還表示:“目前,全省多個市、縣已經開始發展竹柳種植業,勢頭很好。豫西、豫北、豫南也已開始種植,下一步,我們將用5年至6年的時間,將竹柳發展到百萬畝以上,讓更多的百姓受益。”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新華社)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