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媽媽”曬育兒經,你更喜歡哪一種?
摘要: 《爸爸去哪兒3》一播出,網友們就紛紛表示被夏天和諾一這兩個混血寶寶給“萌翻”了?! ‰S著節目的進一步深入,大家發現這兩個孩子不僅長相可愛,懂事禮貌的
《爸爸去哪兒3》一播出,網友們就紛紛表示被夏天和諾一這兩個混血寶寶給“萌翻”了。
隨著節目的進一步深入,大家發現這兩個孩子不僅長相可愛,懂事禮貌的個性也很討人喜歡,這離不開兩個中西結合的家庭教育成果。比如,夏天和爸爸夏克立有一個一搖鈴鐺就必須親吻對方的甜蜜約定;火華社長很帥,諾一更可愛,可看著那一大渣子東北味的爸爸,那乖巧、懂事、體貼、帥氣的諾一,咋出來的呢?這時,大家一定會想到劉燁背后的法國老婆——安娜。
如今,不少孩子的父母都有在國外留學的經歷,杭城中小學里也有不少小小留學生,對于“中西教育觀”這個話題,不少“洋媽媽”也很有話說呢。她們的這種不同于純中式的教育觀,我們又可以學到些什么呢?
日式媽媽
日本家長很少參與學校里的事情
A媽曾經在日本留學工作了10年,孩子五歲前都在日本長大,讀小學才回到杭州,現在就讀于杭州市現代實驗小學。“在日本,家長很少參與學校里的事物。”A媽說,比較孩子在日本和中國讀書的最大不同,就在這里。
在日本,每年都會有類似于游園會的活動邀請家長來參加,但是所有的道具、販賣物品都由孩子自己獨立完成,家長在參觀之前是毫不知曉的,“一般是到了活動現場,我的孩子告訴我這個是他做的,我才知道,在那之前,也不會當成作業拿回家里完成。”A媽說,相比之下,中國的小學活動內容也很豐富,但中國家長的參與度太高。
日本中學生希望自己賺取生活費
日本家長對孩子比較放任,老師們也不會限制孩子的自由發揮。比如一節繪畫課,日本的老師不會強制要求孩子畫什么,也不會給孩子的畫作提意見,對于五六歲的孩子來說,可能線條畫得歪歪扭扭,涂色不均勻,甚至看不懂他畫的到底是什么,但從來不會有人計較這些,“其實他們的畫都很幼稚,我孩子的畫有時候拿回家,我也覺得很難看,但是大家都習以為常,這就是孩子的水平。”A媽說,回到國內讀書后,她發現中國的孩子個個都多才多藝,畫畫也畫得好多了,不少孩子都上過興趣班。
喜歡日劇的人大多知道,在日本,高中以上的學生趁著假期打零工是再正常不過的事。A媽說,在她留學期間看到不少中國留學生,生活費、學費都依靠父母。而日本學生如果想擁有一件心儀的物品,或是想出門旅游,一般都不會向家里人要錢,都是通過自己打工賺來的。
北美式媽媽
不到萬不得已不“驚動”長輩
中國家庭喜歡幾代人住在一起,孩子也由隔代養的多,而加拿大的長輩則很少插手管下一代的事情,孩子成人了就搬出去住,組建自己的家庭。“我回國后發現,在中國的幼兒園門口接送孩子的八成都是長輩,而在加拿大,99.9%以上都是父母自己接送的。”Helen表示,她的兩個孩子一個七周歲,一個四周歲半,在回國前曾在加拿大生活了兩年多。
Helen說,國外很多家庭不止一個孩子,但是不論有幾個孩子,每天早上,父母中的一方都會準時把孩子送進教室,“這在我們的家長來看是不可想象的,他們要幾點鐘起床?做哪些事情?孩子們能自覺起床嗎?我們的中國家長往往是四五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還手忙腳亂的。”加拿大的父母會在孩子小的時候付出所有的心血,每天下班幾乎沒有應酬,許多事情都是父親和母親分工合作,實在忙不過來了有鄰居和好友可以互相幫忙照看孩子,不到萬不得已絕不“驚動”長輩,“我覺得特別是西方的男人對家庭對孩子都很負責,這一點許多中國爸爸還要多反思。”
把孩子當成大人來商量
等到Helen的大兒子要上小學的時候,一家人從加拿大搬回了杭州,目前她的大兒子就讀于杭州綠城育華小學。但長輩們卻總要說孩子被她“寵”壞了,這是為什么呢?
“只要孩子已經能說得清,聽得懂了,不論玩什么,學什么,吃什么,我們都會跟孩子商量的。”Helen說,加拿大的教育就是要把孩子當做成人來看待,大人希望怎么被尊重對待的,就要給孩子同等的隱私、空間和尊重,處理孩子的玩具,或者需要占用孩子的時間,都要問孩子的意見。在Helen的家庭中,只要不涉及原則性問題,Helen都會讓兩個孩子自己作主。
除此以外,加拿大的孩子不需要為了考試和加分疲于奔波各類培訓班,但他們也有自己的興趣班。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可以選擇去學滑雪、滑板等各種戶外運動,家長們也會堅持讓孩子去嘗試不同的運動,“這是希望讓孩子能交到朋友,玩到一起,因為大家都會的東西你不會,很難交到朋友的。”Helen說。
泰國媽媽
一年級的課程是學做人
杭州長江實驗小學有一位來自泰國的媽媽,她的女兒葉紫薇目前在讀二年級,“一年級的時候女兒回到家常常跟我分享,今天學了什么,拿到幾顆五角星,我每天都能感覺到孩子的學習能力在增強。”葉媽媽說,中國教育在學習技能方面很強,一年級的孩子可以快速掌握學習方法,培養好學習習慣。“同時我也覺得中國的老師特別負責,特別是在課后,我們還可以通過QQ群等交流教育方法。”
而在泰國,其實一年級是很少有學科課程的,以禮儀教育為主。老師會著重培養孩子的文明禮貌,比如對待長輩和老師要尊重,見面時要行合十禮,同學之間要平等互助,也要給予更小的小朋友幫助等等,他們認為,從小打下的禮儀基礎會伴隨著人成長發芽。
同時,泰國人大多信仰佛教,佛教中的一些典故也會成為家庭教育中的教材,“比如我經常跟孩子分享佛教中的因果關系,告訴孩子要善待他人,在學校里也要多幫助其他小朋友。”葉媽媽說,泰國四季氣候炎熱,孩子的個人衛生尤為重要,但勤洗手、換衣物不僅是為了個人的健康,也要讓孩子知道,穿戴干凈整潔是一種基本禮儀。(記者 鄭司琪)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今日早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