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遂平抗日救國同盟軍
摘要:□ 王萬江作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共遂平縣第一任縣委書記的李謨齋,在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踏上遂平土地時,他第一個站出來守護家園——積極籌建抗日武裝。
□ 王萬江
作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共遂平縣第一任縣委書記的李謨齋,在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踏上遂平土地時,他第一個站出來守護家園——積極籌建抗日武裝。
李謨齋,原名文臣,化名文冥,1906年出生在遂平縣張店鄉(今和興鎮)張店街的一戶貧窮農家,8歲喪父,靠母親紡線織布艱難度日。
賢德的母親省吃儉用想盡辦法供他讀書,懂事的少年謨齋刻苦學習,以優異成績從西平縣金剛寺小學畢業后考入該縣職業(桑蠶)學校——為的是學有所長、早點就業,減輕母親負擔。在校期間,愛母親、愛家庭的謨齋,在渴望家庭盡快好起來的同時,也希望國家興旺發達、民富國強。于是,積極參加反帝愛國學生運動。
1925年畢業后,經人推薦,他去廣東參加了國民革命軍。先在陸一師葉劍英麾下當書記官,后到葉挺獨立團當兵。1926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隨葉挺獨立團北上歷經汀泗橋、賀勝橋、武昌等戰役。戰后,負責修建攻城官兵洪山烈士墓并書寫碑文刻字紀念。11月,受黨組織派遣回鄉從事地下活動,為北伐軍進豫做好準備。
李謨齋一到家,就積極開展農民運動,先后任黨小組組長、支部書記、區委書記、縣委書記。任縣委書記后,為方便工作,縣委機關就設在張店街,在他家召開過遂平、舞陽、西平、上蔡四縣聯席會議。此后幾年,張店成了周邊各縣革命活動中心。
1933年,奉黨指示到豫、鄂、皖蘇區參加反“圍剿”工作。此間,成功策動國民黨二十六路軍兵變;1934年10月,參加長征;后因病留四川又擇機回中原從事地下工作。
1938年1月,為積極推動遂平抗日斗爭,李謨齋從竹溝新四軍辦事處回鄉著手恢復張店區黨委工作,重新擔任區委書記。到家后,他廢寢忘食、全身心投入到抗戰斗爭中,很快組建起一支200多人的武裝力量,打出“遂平抗日救國同盟軍”旗幟,科學有效地發動群眾積極進行抗日救亡活動,動員進步青年投身革命,先后多次輸送了大批青年到竹溝學習并參軍參戰;同時,巧妙護送過往同志,為我黨培養和保存我軍有生力量作出了寶貴貢獻。
1944年11月,李先念任師長的新四軍五師一部到嵖岈山開辟根據地,李謨齋任其糧財科長,負責豫中部隊后勤保障工作……
1948年7月16日,因叛徒告密,李謨齋不幸被捕,臨刑前振臂高呼“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萬歲”等口號,時年42歲。
責任編輯:df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