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女兒寫信問媽媽:我的努力為什么別人看不到?
摘要: 一說到學習問題,有爸媽會抱怨孩子的不求上進、不懂事,“讀書就像在給我讀一樣”。可是爸爸媽媽,你們真知道孩子們的心嗎? 本周,一位媽媽在錢報教育微
一說到學習問題,有爸媽會抱怨孩子的不求上進、不懂事,“讀書就像在給我讀一樣”。可是爸爸媽媽,你們真知道孩子們的心嗎?
本周,一位媽媽在錢報教育微信升學寶后臺,給鹿姐姐留言:一天晚上回家,女兒在床頭上給她留了一封信,平時在她眼里,女兒就是個女漢子,大大咧咧的。而這次小姑娘卻一筆一劃地告訴媽媽,做堅強女漢子的背后,自己扛著多大的壓力。“我努力隱藏起自己柔弱的一面,也不相信自己比別人會做得差,可還是會有一些同學比我做得更好,最后受到表揚的總是他們。我很煩惱的是,自己已經很用功、很努力地在做了,可為什么別人就看不到呢?”這位媽媽說,女兒在信的最后,請求她幫助,說說該如何擺脫這個困惑。
“女兒現在在上小學四年級,成績也不錯。說實話,我以前覺得她不是那么要好的孩子,現在看看,是不是給她的壓力太大了。”這位媽媽說,當天,女兒的這封信把老公看哭了,她更是在當天晚上,就給孩子回了信。
只是這封回信,讓她越寫心情越復雜,“做個在路邊鼓掌的人,同樣很了不起,這個道理對小學生來說,的確難懂,加上現在的評價標準,也存在你不表現出色就很容易默默無聞,而孩子的天性又是喜歡被表揚,被夸獎的。”
這位媽媽把給女兒的信發到了升學寶,她說,很想聽聽其他爸媽是怎么看這個問題,如果他們遇到這個問題,又會如何給孩子回信?
這里,先讓我們來讀讀這位媽媽是怎么告訴女兒的。
寶貝:
看完你的信,媽媽在想一個問題,一個人,要想獲得別人的認可要多久呢?一天,還是一個月?一個人做得優秀,別人要多久才能看到呢?一次,還是很多次?還有,自己做得好,是不是一定要別人看到呢?
首先,我們為什么要做得好?為誰要做得好?
寶貝,你要明白,把一件事做好,并不是為了表揚。做事,要么不做,做就不要糊弄,做好是為了對得起自己。有時你把事情做好了,可能會有表揚,但那并不是做事的目的。我們在認真做事的過程中學到的本領,收獲的成果才是最重要的。
然后,我們的進步要跟誰比?
媽媽要向你道歉,也許我會經常說,你要向誰誰學習之類的話,可能是我沒表達清楚,媽媽不是拿你和他們比,不是覺得你不優秀,而是覺得你那么聰明,還可以更好啊,這也許給了你壓力。但你知道嗎?在媽媽心中,你真的很棒,是獨一無二的棒!當然,這些都是你很努力做到的,媽媽給你點贊。所以進步是要和自己比,只要自己的今天比昨天進步就可以了。
還有,媽媽現在保證,以后決不再拿你和別人比,世界上沒有兩朵花是一樣的,沒有兩片葉子是一樣的,在我心里,我姑娘是最美的花,最獨特的葉子!
還有,要學會自己給自己鼓掌。
還記得那次我們看馬拉松比賽嗎?選手們一邊跑步一邊在自言自語。有的干脆戴了耳機,路邊的人鼓掌、歡呼,他們根本無所謂。如果一件事,自己很喜歡,也很想做,那有沒有別人的鼓勵又怎樣呢?我們要學會自己鼓勵自己,自己給自己鼓掌,就像你一年級的時候,一邊跳繩,一邊說加油啊加油啊!
最后,媽媽并不希望你是女強人,我希望你成為你喜歡的Angelababy那樣的女孩,每天都是美美的,做自己喜歡的事,當然做事的時候很拼,但并不僅僅是為了等別人喝彩。
我小的時候,外婆只告訴我要努力,然后我就很努力,做什么都很努力,卻不知道為什么要那么努力。現在,我不希望我的女兒也這樣,媽媽要告訴你:人生所有的努力更多的是為了讓自己快樂。你努力做事,是為了學本領,沒有人會永遠第一,總有更強大的人出現,但會有人永遠快樂,因為他們擅長發現自己的優點,擅長尋找歡樂,所以第一不第一真沒那么重要。
媽媽要祝我的女兒有開心的每一天,加油哦!
學習為了誰,這個問題很重要
一直很努力,光芒卻被班上的第一名掩蓋著,乍看,這有點像是在路邊鼓掌的一個女孩的煩惱。記得2012年,浙江高考作文《坐在路邊鼓掌的人》讓很多爸媽表示,就希望孩子成為永遠的23號,讓他們擁有更多的幸福感。可事實上,真做個只是鼓掌的女孩就一定沒煩惱嗎?
“其實,無論是鼓掌,還是跑在路上,家長和孩子都要明白一個問題,學習究竟是為了誰?”杭州天地實驗小學、全國特級教師王雷英說,“我們常說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教育這件事也一樣。”
如果孩子是個學霸的料,你讓他只是做個鼓掌的人,他也會郁悶,但在他努力拼第一的時候,爸媽要讓他明白,所有的努力,所有拿來的第一,為的是什么?
每年開學,有個問題總是父母討論的熱點,那就是“我們為什么要上學”。
對這個問題,王雷英的回答是,孩子去學校,可以培養各方面的興趣,可以感受集體生活、校園生活的快樂,可以為今后的生活儲備能力。
特別是在沒那么應試、沒那么功利的小學階段,家長對孩子的評價標準,并不應該是老師有沒有表揚你,而是每天回來問問孩子,今天是否過得快樂?和哪些好朋友交流了?在學習中是否有收獲?你在班上和大家分享了什么?
“就像這個向媽媽求助的小姑娘。媽媽除了要告訴女兒,最在意的是她為自己學到的本領,以及在學本領時收獲的快樂,還要在平時潛移默化的細節中透露出這種心態,孩子慢慢就會感受到另一種評價標準。”
王雷英說,到了小學三四年級,孩子出現焦慮是正常的。她給的建議是,家長這時需要幫孩子學會情緒管理,比如陪孩子一起聽音樂,一起看電影,一起讀繪本,讓心情放松下來。還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和孩子多聊天,用自己的好心態,好情緒去影響孩子,“孩子的情緒有時也是來得快,去得快,倒是怕家長,在‘學習為了誰’這個問題上,像鐘擺似的,今天想著孩子開心健康最重要,明天被群里的爸媽影響,又開始報各種班,逼著孩子快速向前跑。”(記者 朱平)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錢江晚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