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音樂藝術家張昶夫婦因為有愛所以無憾
摘要:因為有愛 所以無憾——記我市音樂藝術家張昶夫婦□晚報記者 王瑩 文/圖 琴瑟和鳴。張昶:黃淮學院音樂系專職鋼琴教師,從事鋼琴教育教學26年。河南省音樂家
因為有愛 所以無憾
——記我市音樂藝術家張昶夫婦
□晚報記者 王瑩 文/圖
琴瑟和鳴。
張昶:黃淮學院音樂系專職鋼琴教師,從事鋼琴教育教學26年。河南省音樂家協會會員,駐馬店鍵盤協會理事。1991年11月榮獲河南省青年教師鋼琴大賽一等獎。在2001年河南省高等院校舉辦的“英昌杯”鋼琴比賽中,被河南省教育廳評為優秀輔導教師。在2006年河南省高等院校舉辦的“鮑德溫”鋼琴比賽中,被河南省教育廳評為優秀輔導教師。榮獲2011年黃淮學院中青年教師講課大賽一等獎。榮獲2013年駐馬店市青少年鋼琴大賽“優秀輔導獎”。多次擔任市政府組織的鋼琴大賽評委。
后曉英:駐馬店市第二高級中學專職聲樂教師、高級講師,從事聲樂教育教學26年。2003年被駐馬店市政府授予“學術技術帶頭人”榮譽稱號。她是駐馬店市音協主席汪輝的《天中頌》、西平縣音協主席譚勝功的《擁護澳門》獲獎歌曲的原唱。她是2005年紀念楊靖宇將軍誕辰100周年,河南電視臺拍攝的記錄片《將軍魂》的主題曲《將軍頌》的原唱。她多次參加市委、市政府團拜會及各種大型演出,她的很多學生都考入星海音樂學院、西安音樂學院、武漢音樂學院、華南理工大學藝術學院等著名學府。
對藝術的熱愛讓他們走到了一起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一句古詩道出了人間愛情的偉大。藝術對愛情的歌頌也是自古以來永恒不變的主題。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一個好女人,反之,一個成功的女人背后也必定有個好男人。歷史上不乏藝術情侶,記者這次采訪的張昶、后曉英這對 “夫妻檔藝術家”就具備了相當水平的藝術才華。
對張昶、后曉英夫妻的采訪是在市文明大道與雪松大道交叉口西南角張昶開辦的肖邦鋼琴學校進行的。9月15日10時,記者如約來到了肖邦鋼琴學校。未見其人,先聞其聲,還沒有走進琴房,婉轉的歌聲、優美的琴聲就從房間里飄蕩出來,像一股甘泉,一直沁入記者的心中。“他彈琴,我唱歌,這是我們最好的交流方式,也是我們最快樂的時光。”張昶的妻子后曉英對記者說。
認識張昶的人都認識后曉英,熟悉后曉英的人都知道張昶,這不僅因為兩人是夫妻,還因為在我市藝術界,他們都是不可多得的頂尖人才。
“鋼琴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可以凈化人的思想與心靈,還可以提高對音樂和藝術價值的鑒賞。當我第一次接觸鋼琴時,我就徹底愛了上鋼琴。感謝鋼琴,它讓我收獲了成績,收獲了愛情。”張昶說。坐在張昶的對面,看著張昶談起鋼琴時那雙真摯的眼睛,記者感知到,他是真的用生命在熱愛鋼琴。
“每當看著他坐在鋼琴椅上,陶醉地彈琴時,我就感覺他的身影顯得那樣優雅。”坐在張昶身邊的后曉英看著愛人,一臉崇拜地說。
張昶與后曉英的愛情邂逅在大學里。當時,聲樂專業的后曉英和鋼琴專業的張昶是學校里公認的好搭檔,他們經常一起演出,一起參加活動,藝術上的惺惺相惜讓兩人互生愛慕之情。畢業后,家在許昌的后曉英為愛跟隨著張昶來到駐馬店,兩人一起做了教師。
“聲樂和鋼琴是分不開的。當然,我的成績也和妻子的支持分不開。在大家眼里,張昶和后曉英是個組合。”張昶說,共同的愛好是他們幸福的最大支撐。張昶與后曉英經常在一起交流教學經驗、分享藝術樂趣。在建校24年的肖邦鋼琴學校的學生檔案里,記者發現,跟著張昶學習鋼琴的孩子大都跟著后曉英學習聲樂,而在肖邦鋼琴學校的榮譽欄里,記者看到,考過鋼琴10級的孩子的聲樂成績同樣出彩。
碩果累累
黃淮學院音樂系自1998年建系以來,共舉辦了6場學生鋼琴獨奏音樂會。其中,有4場是張昶的學生舉辦的。
2003年,駐馬店市人民政府首批表彰“駐馬店市新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后曉英作為師范類學校唯一的教師受到表彰。
2011年,黃淮學院舉行中青年教師講課大賽,設了4個一等獎,分別是教學一等獎、板書設計一等獎,普通話一等獎、課件制作一等獎,張昶攬了教學和板書設計兩個一等獎。
2014年10月18日,張昶參加了國家文化部高等院校鋼琴教師等級考試,順利通過了“高級演奏員”的考試,這在我市屈指可數。
張昶、后曉英的成績來自于他們對專業的不懈追求,正因為如此,他們在教學上對學生更加負責。“我的學生,哪怕一個音符、一個節拍不對,我也不能讓他們過關。”張昶說,很多家長拜訪他,希望他辦所音樂學校。1991年,張昶在工作之余,開辦了肖邦鋼琴學校。
“孩子們學琴不容易,咱得對得起人家。”張昶說,“孩子的性格不同,學琴的目的不同,需要的老師自然也不同。你看武俠片里高手過招,到了最后階段,比的就是武功修為。專業音樂學院的考試也是一樣。所以,有計劃學習音樂專業,或者想通過藝術特長參加高考的孩子,從啟蒙階段就需要專業級的老師。”
張昶說:“我不管別的老師怎么教,但我會用專業的水準教育我的學生,亦會把我的知識全部運用到我的教學當中。”
把藝術“種”進學生心里
“鋼琴老師的專業能力與教學能力哪個更重要?兩者當然都很重要。簡而言之,專業水平代表著老師有沒有‘貨色’教給學生,而教學能力則代表著老師使學生能夠掌握與吸收這些‘貨色’的能力。”談起音樂,談起鋼琴,談起學生,張昶愈發健談起來,他認為,一個好的藝術老師,就要把藝術的種子“種”進學生心里。
“專業能力強的老師肚子里面的貨色多,這個貨色是指什么呢?是貝多芬一共作了32首奏鳴曲、9首交響曲嗎?是所有24個大小調音階的指法嗎?是《拜厄初級教程》每一課的難點要點注意事項嗎?但是知道了貝多芬有32首奏鳴曲,就能了解他的音樂嗎?知道了所有音階的指法就會彈音階了嗎?當然不是,還差得遠呢。” 張昶說,老師的“貨色”,就是經驗,是學習的經驗、演奏的經驗、教學的經驗等,這才是真正的貨色。
張昶說,缺乏經驗的老師總是把握不好教學的尺度,把握不好某個階段應該抓什么、放什么,總想著所有要點都要抓,所有要求都要做到,而“胡子眉毛一把抓”反而成了問題的根源。但有經驗的老師卻氣定神閑,一個問題一個問題逐步解決,這一切都來自于經驗。
張昶說:“所以,教學遠不只是教會學生彈琴。我看到一些來找我上課的學生的譜子上面,老師給標了這一周,右手分手,下一周,左手分手,再下一周,合手,然后下一首曲子……這就是典型的只教認譜的教學。認譜其實是學一首曲子的第一步,若好不容易進了一扇門,卻只是在門口晃悠一圈就走,那就太可惜了。當一首曲子雙手能夠勉強彈熟的時候,學生便可以真正開始感受音樂了。”
“音樂除了用耳朵聽以外,還可以用身體感受,每一個音階,每一個大跳,每一個和弦,演奏的動作都是不同的,每一個動作都與音樂緊密相連。彈音階可以感受一長串音符的走向,彈大跳可以感受到兩個音符之間的距離與引力,彈和弦可以感受到音與音的組合的無窮無盡的變化。這也是為什么當我聽到一首好聽的曲子以后,總是忍不住馬上要彈奏,因為聽還不夠。”張昶告訴記者。
聽著張昶侃侃而談,后曉英坐在一旁安靜地聽著。記者知道,后曉英曾做了5年黃準學院的外聘副教授,也一直是高考聲樂學生的專業指導老師。后曉英的身體不太好,但她在教學中為了突出氣息的重要性,經常一手頂著學生的腰,一手彈琴,還要不停地做示范,一節課下來,常常是大汗淋漓……正是由于用心教學,她的很多學生考入了星海音樂學院、西安音樂學院、武漢音樂學院、華南理工大學藝術學院等著名學府。
因為有愛 所以無憾
肖邦鋼琴學校里設置有休息室和練習室,休息室是為了方便學生家長等孩子,練習室是要讓孩子上完課后再練習一段時間,以便老師糾錯。高爾基說:“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因為有愛,所以無憾。張昶和后曉英把對對方的愛轉化到學生身上,用心教導學生,他們的付出自然會換來累累碩果。
舉辦過兩次鋼琴獨奏音樂會的2015年畢業的學生段欣言在音樂會上,深深地向張昶鞠了一躬。她對張昶說:“老師,你是我最感激的人。”
張昶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的興趣培養。今年已是大三學生的袁萬靜是個湖南姑娘,剛開始考進黃淮學院的聲樂專業。跟張昶學習兩年后,她深深愛上了鋼琴。如今,她改了專業,專修張昶所教授的鋼琴專業。
多年來,張昶舉辦過20多場鋼琴教學音樂會。已有50多名學生經過張昶的悉心輔導,順利通過鋼琴十級考試。
“教學26年來,培養的學生不計其數,如今他們有的成了高校的音樂老師,有的雖然沒有從事音樂專業,但在不同的崗位上也有所造詣。他們每年都會來看望我們,把我們當成朋友,這是我們最開心的事。”張昶告訴記者,“今后我們將繼續堅持以‘傳承中華文化,弘揚時代精神’為教學理念,以‘德藝雙馨’為音樂教育追求,為培養更多德才兼備的藝術人才而不懈努力。”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