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中國仍將是全球經濟增長最大貢獻者
——訪美國全球議程理事會全球金融體系議題組專家蘭德爾·S·克羅茨納
摘要: 在世界經濟仍處于后危機時代的深度調整期,全球總需求不振的大背景下,中國已是國際需求的重要提供者,并將繼續成長為全球核心市場?! ≡趧倓偨Y束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上,
在世界經濟仍處于后危機時代的深度調整期,全球總需求不振的大背景下,中國已是國際需求的重要提供者,并將繼續成長為全球核心市場。
在剛剛結束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上,芝加哥大學Norman R.Bobins經濟學教授、美國全球議程理事會全球金融體系議題組專家蘭德爾·S·克羅茨納認為,世界經濟仍處于后危機時代的深度調整期,全球總需求不振,中國已是國際需求的重要提供者,并將成長為全球經濟增長的最大貢獻者。
研究顯示,去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約為27.8%,高于美國的15.3%。今年全球產出預計增長3.3%,中國對全球增長的貢獻估計為28.5%。蘭德爾·S·克羅茨納預計,即便增速略有放緩,中國仍將是全球增長最大貢獻者。通過貿易渠道,雖然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將使發達經濟體平均減少0.15個百分點的增速,但中國將繼續成長為全球核心市場。
蘭德爾·S·克羅茨納認為,很多人將全球資本市場震蕩歸咎于中國國內因素,這有失偏頗。國際金融危機后,發達經濟體的超寬松貨幣政策向市場釋放了過多的流動性,這種外溢效應導致股市與資本市場實際情況相背離。以美國為例,以前作為美國經濟晴雨表的股市已大幅背離經濟現狀。華爾街內部人士都認為,美國股市因為流動性泛濫已高歌猛進了7年,期間未有一次大幅修正。此次美國紐約股市大幅波動是市場自行修正的結果,而非中國股市波動引發的。
蘭德爾·S·克羅茨納認為,中國政府在發展直接融資方面還有很大空間。未來5至10年是中國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的重要窗口期。到2040年,中國資本市場規模有望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市場。“當前很多新興經濟體蕭條來自于國內流動性的缺乏,中國則完全相反,大眾與機構都有很多存款。合理配置與使用這些資本,中國的資本市場將更加高效。與中國的經濟體量相比較,中國資本市場的規模和開放度還有巨大提升空間。
從美國歷史看,無論是二戰后還是大蕭條時期的經濟復蘇,都受益于很多服務美國中小企業的機構團體大量出現,中小企業因此蓬勃發展,這些經驗可資借鑒。(經濟日報記者 李春霞)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中國經濟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