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貓晃”的夢境
摘要: □蘇弼坤 文/圖 “野貓”張愛武。美國著名超現實主義藝術家曼·雷曾經說:“與其拍攝一個東西,不如拍攝一個意念;與其拍攝一個意念,不如拍攝一個
□蘇弼坤 文/圖
“野貓”張愛武。
美國著名超現實主義藝術家曼·雷曾經說:“與其拍攝一個東西,不如拍攝一個意念;與其拍攝一個意念,不如拍攝一個幻夢。”這句話用在駐馬店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張愛武(網名“野貓”)身上,再合適不過。
“攝影到了一定時候,已經不再是純粹的寫實記錄,而是要表達你的情感。我常常在心里重復曼·雷的話。即使遭受否定和打擊,我依然會堅持研究‘野貓晃’技法……”昨日上午,在駐馬店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張愛武家中,筆者見到了這位“反傳統”的攝影師,也見到了他那夢幻般的作品。
“失敗品”中發現的技法
“很多人看到‘野貓晃’之后都會驚嘆,甚至有人說美得有種眩暈感,畢竟在傳統攝影方法中,虛實結合沒有被這樣應用過。”張愛武說,別看現在“野貓晃”在攝影界引起了這么大的轟動,當初這種技法可是在“失敗品”中發現的。
張愛武說,2009年10月3日傍晚,還沉浸在國慶氣氛中的市開源大道華燈初上,非常美麗。剛學攝影沒多久的他想帶上相機,尋找夜景中的美,但因為走得急,忘了帶三腳架。可就是這次“應付式”的拍攝,讓他得到了最初的“野貓晃”。
“作為攝影菜鳥的我,只想著一定要拍實,一定不能虛了。當時光線非常暗,為了能托穩相機,我就屏住呼吸,靠在冷水河旁的一棵柳樹上。可沒想到曝光時間太長了,即使屏住了呼吸,也沒法做到紋絲不動。就這樣,我硬撐著拍了幾張。”張愛武說,回去之后翻看照片時,他發現很多照片虛得不像樣,除了一片燈光線條外,什么也看不出來。正當他埋怨自己沒有及時回家帶三腳架時,一張照片的細節吸引了他。
“其中一張照片中晃動的光影恰如一個個滑雪健將,弓腰蹬腿,攜光挾影,煞是好看。這讓我這個菜鳥感到新奇和迷醉。后來,我就給這個照片取名為《跳動的音符》。”張愛武說,偶然性可能蘊含著必然性,如果能找到規律,就一定有可控性。
簡單地說,攝影技術就是光與影的藝術。如果能隨心所欲地操控光影,以光影為畫筆,攝繪出夢想中的畫面,豈不快哉?正是這次偶然的“失誤”,讓張愛武走上了探索之路。
“野貓晃”最初遭到否定
“傳統的攝影創作,實和虛都比較容易,難的就是虛中有實、實中有虛的縹緲,按照自己的構想讓虛恰到好處更難。”張愛武說,通過對相機功能的反復摸索,他找到了當初那個“拿不穩”的虛,通過人為的虛晃來控制縹緲的意境。
“這種創新的攝影技術,有抽象繪畫的味道,我把它命名為‘攝繪主義’。我的網名叫‘野貓’,這種拍攝方法被朋友們親切地稱為‘野貓晃’。”張愛武說,經過鉆研,“野貓晃”技法被他琢磨出了3種玩法,第一個是“長曝推拉搖移晃”,第二個是“相機HDR晃”,第三個是“多重曝光晃”。
“無論什么形式的藝術,需要的就是勇于探索,大膽創新。傳統固然可貴,但我們不應固守傳統,而是要發揚它、突破它。”張愛武說,2012年,他第一次正式拿出“野貓晃”作品。或許是因為“野貓晃”打破了傳統攝影師們幾十年甚至上百年遵循的理論,所以經歷了“冷嘲熱諷”。有的影友甚至指著他的照片說:“啥‘野貓晃’!這都不能叫攝影,完全是瞎晃!”
“有些人看了我的照片后,覺得不錯,但懷疑是后期合成的。他們認為以現在的影像技術,這樣的照片根本無法完成一次性拍攝。”張愛武說,“絕大多數人不欣賞我的照片,只有幾個人給予了肯定。對于這種打擊,我很茫然,非常苦悶。”
堅定思路 千里求師
“為了堅定我的攝影思路,也希望能有大師認可我,我拿著自己的照片到處跑。我曾3次申請進入平頂山攝影群,3次被平頂山攝影群群主踢出。2013年春節前,我有幸見到了朱憲民老師。”張愛武說,當時雪花紛飛,他帶著自己的照片來到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朱憲民的住處。
“或許是前去找他討論照片的人太多,當時朱憲民老師說只給我半個小時的時間。就是這3次見面,不僅讓我的攝影思路更加堅定,也讓‘野貓晃’有了更長遠的發展。”張愛武說,朱憲民老師看到他照片的第一眼就被吸引了,原定半個小時的時間一拖再拖。朱憲民老師對他的“野貓晃”嘖嘖稱贊。
朱憲民說:“這是一種新的攝影技法,堅持并鉆研下去,會形成一種全新的攝影技術和理論。藝術貴在吸納創新,不可畫地為牢。梵高和畢加索當年也備受正統畫派的排斥和打擊,但時間證明了他們的偉大……”
張愛武說,直到現在他還清楚地記得朱憲民對他說的這些話。就是因為這些話,他的“野貓晃”才得以繼續下去;也正是這些話,讓他以后在鉆研“野貓晃”時,注意把特點和亮點用筆記錄下來,最終形成了一套比較全面的理論。
“野貓晃”迎來春天
“今年7月,《中國攝影報》刊登了‘野貓晃’技法。之后,蜂鳥、中關村等多個知名攝影論壇相繼轉載。現在,來自全國各地的影友都對‘野貓晃’產生了興趣。”張愛武說,不少網友按照論壇和報紙上的技法講解學習“野貓晃”。讓他震撼的是,不少網友已經能拍出比他這個創始人拍的還要動感、還要美輪美奐的照片。
張愛武說,曾經有影友反問他,不少攝影師為了能拍攝出與眾不同的照片,都會“偷偷摸摸”地,他為什么要將這種獨特的技法公之于眾?
“我曾經和中國著名攝影師解海龍談起過‘野貓晃’版權的問題。我們都認為,藝術之所以能夠產生突飛猛進的發展,就是在于交流。”張愛武說,他的“野貓晃”如果不是當初受到抨擊,或許還發展不到今天這么成熟;如果不是大家在網上和報紙上互相學習,或許全國影友還不知道“野貓晃”技法。
“我要繼續學習、繼續研究,繼續豐富‘野貓晃’理論,供更多的影友交流、學習,共同進步。”張愛武說,曼·雷曾經大大擴展了攝影藝術領域,開辟了一片前所未有的新天地。他也會繼續“野貓晃”的鉆研,用更多意想不到的影像喚起人們更多的審美聯想。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