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辟謠:堿性食物抗癌是謊言
摘要: 堿性食物近年來不斷被神化,很多人誤以為,人體有酸堿度,食物也有酸堿性,所以多吃堿性食物就可以形成堿性體質。專家提出,人體的酸堿度和食物的酸堿性是兩個完全不同
堿性食物近年來不斷被神化,很多人誤以為,人體有酸堿度,食物也有酸堿性,所以多吃堿性食物就可以形成堿性體質。專家提出,人體的酸堿度和食物的酸堿性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長期、大量、單一攝入酸性食物,會加重腎臟的負荷,最終影響酸堿代謝平衡。
“酸性體質”是偽命題,只有酸中毒沒有所謂“酸性體質”。“人體的pH值為7.35~7.45,為弱堿性。”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營養科主任賀青指出,人體pH值指的是血液的酸堿度,不同的身體部位pH值有差異,但基本都保持在7.35~7.45之間。
在正常生理狀態下,人體酸堿失衡不容易發生。一旦體液pH值低于7.35,屬于“酸中毒”,這意味著已患上非常嚴重的疾病。酸中毒一般是某種疾病的并發癥,病因也復雜多樣。賀青建議,如果出現酸中毒癥狀,一定要及時就醫。
對于網上流傳的“酸性體質”易患癌的說法,賀青指出,這是誤導。事實上,并不是所謂“酸性體質”誘發了腫瘤,而是腫瘤的生長會導致實體瘤周邊的微環境變酸。
“多吃堿性食物有利健康”說法沒有錯,但其并不能防癌。賀青指出,“推薦果蔬類食物并不是因為它們的酸堿性,而是其營養價值。只有合理地搭配選擇食物。才能夠防止營養缺乏,保持身體健康。”
賀青還提醒,堿性食物雖然健康,但基本難以撼動人體正常的pH范圍,因此,“吃堿性食物可以防癌”的說法是不科學的。
“多吃堿性食物有助于生男孩”也沒有科學根據。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營養科醫師嚴婷解釋,陰道酸堿與體液酸堿概念不同,雖然有科學證明,精子在酸性環境中活力會降低,女性陰道環境過酸的確會影響受孕。然而,食物的酸堿性無法影響陰道的酸堿度,目前也沒有明確證據顯示身體堿性的提高就能生男孩。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廣州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