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縣農業科技110真行
摘要:記者 王新軍 通訊員 劉 華地里的玉米馬上就該收獲了,許多農民朋友此時已經計劃著準備聯系收割機,而購買下一茬種植作物所需的各類農資也是未來計劃書上的重要環節。但對于
記者 王新軍 通訊員 劉 華
地里的玉米馬上就該收獲了,許多農民朋友此時已經計劃著準備聯系收割機,而購買下一茬種植作物所需的各類農資也是未來計劃書上的重要環節。但對于平輿縣郭樓鎮宋海村村民賈小舟來說,現在卻沒有這些顧慮,反而正忙著規劃路線,計劃著和家人一起外出旅游。
賈小舟家的11畝地如今已經不用自己親自種,從2013年起他就托管給平輿縣高鋒農業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因為他心里有本明白賬:“全程農機作業,廠家直供農資,我們是省力省心又省錢。”
賈小舟種地方式的變化,見證了高鋒聯合社的發展歷程。2013年,中國農業科技110平輿縣服務中心負責人賈高鋒聯系13家農民專業合作社,投入固定資產680萬元,成立了高鋒聯合社,初步形成從播種到收割的“一條龍”全程機械化服務。
“合作協議書就像是一張考試卷,上面全是選擇題,參與農戶只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選項就行了。這不僅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科學的管理和專業的服務,也讓托管土地提高產量。”賈高鋒介紹說,“托管土地形成適度規模后,購買的種子、農藥、化肥等農資都是直接從正規廠家進貨,價格也有了優惠,每畝可節省投資50元~100元。土地成方連片后,機械操作省時省力又省油,一茬作物每畝地又能省50元~100元。兩樣相加,等于每畝地節省投資100元~200元。”
與此同時,土地托管規模化經營還促進了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運用。賈高鋒曾從事農技推廣20多年,對此深有體會。他說:“過去我們要推廣一個新品種,跑斷腿、說破嘴,老百姓都不愿意種。現在我們自己引種、試驗,成功后直接進行推廣,省掉很多環節。”
日前,筆者見到郭樓鎮農民李俊德時,他正拿著一份土地托管協議書,向一位村民現場講解土地托管的細節。“土地托管就是好,農業科技110就是行!”他高興地說。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