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A股四大上市險企半年報:日均賺4.68億
摘要: ◎每經記者 黃俊玲 8月31日,中國太保發布上半年業績報告。期內,公司實現歸屬凈利潤112.95億元,同比增長64.9%。至此,四家A股上市險企的半年報已全部亮相。《每日
◎每經記者 黃俊玲
8月31日,中國太保發布上半年業績報告。期內,公司實現歸屬凈利潤112.95億元,同比增長64.9%。至此,四家A股上市險企的半年報已全部亮相。《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在多個指標上,四家上市險企均創出歷史最好水平。以歸屬凈利潤為例,今年上半年,四大A股上市險企總計賺了841.85億元。若按上半年180天計算,四家險企日均賺得4.68億元。
權益投資占比較高
半年報顯示,四家上市險企凈利潤均創出上市以來最好水平。
其中,中國人壽實現歸屬凈利潤為314.89億元,同比增71.1%;中國平安實現歸屬凈利潤346.49億元,同比增長62.2%;新華保險實現歸屬凈利潤67.52億元,同比增長80.1%;中國太保實現歸屬凈利潤112.95億元,同比增長64.9%。按上半年180天計算,四家險企日均賺得4.68億元。《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上市險企業績大增,與資本市場上半年的優異表現密切相關。數據顯示,受資本市場影響,上半年保險業投資收益創出新高,而上市險企更是受益明顯。據了解,中國人壽的凈投資收益率為4.37%,總投資收益率為9.06%;中國平安的凈投資收益率為5.1%,總投資收益率為7.7%;新華保險的凈投資收益率為4.8%,總投資收益率為10.5%;中國太保的凈投資收益率4.9%,總投資收益率6.6%。
截至6月底,上市險企權益投資占比處于較高水平。以中國人壽為例,截至上半年末,其權益類資產配置比例已由2014年底的11.23%升至16.84%。同時,由于6月底資本市場出現大幅下跌,也為上市險企三季報埋下隱憂。
值得一提的是,對于七、八月的保險資金投資,中國人壽高管在8月27日的半年度業績發布會上透露,公司在七、八月沒有減倉股票。
壽險業營銷員暴增53萬人
對于壽險業來說,營銷員的暴增也是今年的一大亮點!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保險行業代理人數量較年初增加53.01萬人至378.30萬人,創歷史新高!
具體來看,截至6月末,中國人壽保險營銷員共計94.9萬人,較2014年底增長27.7%,這意味著中國人壽上半年營銷員增長了20.6萬人;中國平安壽險銷售代理人數量79.8萬名,較2014年底增長16.25萬人;中國太保的壽險月均保險營銷員達41.5萬人,而2014年底為34.4萬人;新華保險保險營銷員渠道總人力達19.2萬人,較2014年底增長了1.7萬人。《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歷年保險行業發布的相關數據發現,2009年以來,保險營銷員年增量均未超過40萬人,而今年上半年就增加53萬人,可謂暴增。
對此,保險業內人士表示,取消保險代理人的資格審批是引起今年上半年保險營銷員暴增的最重要、最直接原因。此外,也有一大批因為一直未能通過考試而隱形于保險代理人市場之中的人,在國家取消資格審批后名正言順地成為合法代理人。
公開信息顯示,自今年6月13日起,遼寧、天津、北京、河南、河北、湖北、山東、山西等地已明確停止保險從業人員資格考試,當地保險行業已發布相關通知。不過,雖然取消了資格考試,但對于分紅險、萬能險的銷售人員來說,還是要通過相應的專業考試。
產險承保進一步改觀
壽險方面形勢大好,產險承保也進一步改觀。比如,太保產險的承保業務便在上半年成功扭虧。
來自中國太保的半年報顯示,太保產險承保扭虧為盈,綜合成本率為99.5%,較2014年全年水平下降4.3個百分點;車險綜合成本率98.4%,較2014年全年下降3.6個百分點;非車險綜合成本率104.9%,較2014 年全年下降了7.7個百分點。
對此太保集團相關人士表示,公司主要從三個方面采取了措施,即業務品質、理賠管控、費用管理。在業務品質管控方面,大力推進車險業務結構改革,剔除劣質業務,提升優質業務占比,通過對部分高風險業務采用提高承保定價條件和限制承保等手段,結合對優質業務的核保規則支持方案,改善車險業務結構,推動車險整體綜合成本率的優化。在理賠管控方面,加強了車險新技術運用,新一代理賠系統已按計劃試點上線,通過快速理賠系統、智能核賠系統等技術運用,嚴控零配件報價管控、理賠反欺詐、大案核損及專修、殘值處理等關鍵風險點,提升車險理賠管理質量。在費用管理方面,持續加強前、中、后臺費用的精細化管控,始終采取比較謹慎和有效的資源配置,1~6月綜合費用率持續低于行業水平。
而中國平安方面,上半年平安產險業務品質和盈利能力繼續保持優良,綜合成本率僅為93.6%,較去年同期的94.4%下降0.8個百分點。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中國經濟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