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方式在變愛沒有變
摘要: □董莉莉寫情書、發電報、發傳呼、打電話,從情意綿綿的書信到互聯網上跨越大洋的即時聊天,人們的聯系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書信奪回的愛情隨著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
□董莉莉
寫情書、發電報、發傳呼、打電話,從情意綿綿的書信到互聯網上跨越大洋的即時聊天,人們的聯系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書信奪回的愛情
隨著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市民逐漸冷落了書信。但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寫信卻是人們最常用的聯絡方式。
“看,這就是當年我和愛人互寫的情書,它們可是我倆愛情的見證。”在市富強路的一處獨院里,50多歲的女主人王娜拿出珍藏多年的信件,足足5沓。看著這些已成為“紀念品”的信件,李娜笑著說:“也不知道當時怎么會有那么多話要說。”
王娜和愛人有一個20歲的女兒,生活美滿。李娜經常對女兒說:“如果不是依靠書信的溝通,很可能你爸就被別人‘橫刀奪愛’了,也就不會有你了。”原來,那時王娜的男友在當兵。一名女兵經常幫他洗衣服、送他小禮物,幾次三番對他表示好感。他一度在王娜和那名女兵之間難以選擇。還是那一天一封情意綿綿的書信感動了王娜的男友,最終作出了和王娜共度一生的決定。
IC電話亭里“打出來”的媳婦
“那時候打長途電話很難,排隊特別累不說,打得時間長了別人還不樂意,一直在旁邊催你。學校周邊每個IC電話亭前都排著長龍。”市民李常水回憶道。
李常水說:“上大學的時候IC電話亭正流行。雖然經常出現通話聲音模糊等現象,但對當時的我們來說已經非常好了。高中畢業后,我和心儀的女生在兩個地方上大學。為了把女同學變成女朋友,我經常一下課就跑到IC電話亭搶電話,煲電話粥。大學畢業后,她成了我的女朋友,現在成了我的媳婦。”
網絡讓她近在眼前
“現在如果沒有網絡,會感到生活好像少了什么。”唐杰森笑著說。
唐杰森結婚已兩年。她的老婆去年去國外進修,雖然遠隔萬里,可他并沒有距離感和孤獨感。因為每天下午,他都會準時收到老婆通過互聯網給他打的電話和發的短信,晚上睡覺前還會和她在網上視頻聊天。
因為有了網絡,唐杰森生活過得很充實。除了和老婆每天在網上交流外,他還和上海、廣州等地的親戚通過網絡互通信息。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