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協同規劃綱要:首要解決北京大城市病
摘要: 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答記者問—— 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主持召開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推動會議,就貫徹落
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答記者問——
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主持召開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推動會議,就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明確要求、作出安排部署。新華社8月23日刊發了對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的專訪。
三省市明確定位
京津冀三省市功能定位是什么?
北京市 “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
天津市 “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金融創新運營示范區、改革開放先行區”。
河北省 “全國現代商貿物流重要基地、產業轉型升級試驗區、新型城鎮化與城鄉統籌示范區、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
協同發展基本原則
推動協同發展的總體要求是什么?
1 改革引領,創新驅動。加快建立有利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動協同發展的體制機制。強化創新驅動,形成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
2 優勢互補,一體發展。充分發揮各自比較優勢,加快推動錯位發展與融合發展,創新合作模式與利益分享機制。
3 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加快完善市場機制,有序推動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促進生產要素在更大范圍內有序流動和優化配置。
4 整體規劃,分步實施。打破“一畝三分地”思維定式,從京津冀區域發展全局謀劃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明確實現總體目標和重大任務的時間表、路線圖,分階段、有步驟地加以推進。
5 統籌推進,試點示范。對已達成共識、易于操作的領域率先突破,選擇有條件的區域率先開展試點示范,發揮引領帶動作用。
階段性發展目標
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目標是什么?
近期到2017年: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取得明顯進展,在符合協同發展目標且現實急需、具備條件、取得共識的交通一體化、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升級轉移等重點領域率先取得突破,深化改革、創新驅動、試點示范有序推進,協同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中期到202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控制在2300萬人以內,北京“大城市病”等突出問題得到緩解;區域一體化交通網絡基本形成,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有效改善,產業聯動發展取得重大進展。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取得積極成效,協同發展機制有效運轉,區域內發展差距趨于縮小。
遠期到2030年:首都核心功能更加優化,京津冀區域一體化格局基本形成,區域經濟結構更加合理,生態環境質量總體良好,公共服務水平趨于均衡,成為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重要區域,在引領和支撐全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
疏解非首都功能
有序疏解的重點是什么?
從疏解對象講,重點是疏解一般性產業特別是高消耗產業,區域性物流基地、區域性專業市場等部分第三產業,部分教育、醫療、培訓機構等社會公共服務功能,部分行政性、事業性服務機構和企業總部等四類非首都功能。
未來5大方面工作
下一步將怎樣貫徹落實工作?
1 以推進實施《規劃綱要》為工作主線,統領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落實到具體單位,明確路線圖、時間表和責任人。
2 突出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這一核心。加快市行政副中心建設。強化土地供應管控,嚴格城鎮開發邊界,防止在北京周邊地區盲目搞房地產和炒作房價。
3 持續推進交通、生態環保、產業三個重點領域率先突破,力爭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4 強化深化改革、創新驅動、試點示范三個關鍵支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提供強勁動力。選擇有條件的地區和領域率先開展試點示范,按照“成熟一項、推出一項”的原則,研究制定每項改革措施的具體操作方案并加快組織實施。
5 進一步完善協同發展工作機制,確保各項任務按時高效完成。
重點領域率先突破
三個領域的工作重點是什么?
交通一體化:重點是建設高效密集軌道交通網,完善便捷通暢公路交通網,打通國家高速公路“斷頭路”,全面消除跨區域國省干線“瓶頸路段”,加快構建現代化的津冀港口群,打造國際一流的航空樞紐,加快北京新機場建設,大力發展公交優先的城市交通,提升交通智能化管理水平,提升區域一體化運輸服務水平,發展安全綠色可持續交通。
生態環境保護:重點是聯防聯控環境污染,建立一體化的環境準入和退出機制,加強環境污染治理,實施清潔水行動,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進生態保護與建設,謀劃建設一批環首都國家公園和森林公園,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推動產業升級轉移:重點是明確產業定位和方向,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產業轉移對接,加強三省市產業發展規劃銜接,制定京津冀產業指導目錄,加快津冀承接平臺建設,加強京津冀產業協作等。
協同創新共同體
強化創新驅動提出了哪些舉措?
1 強化協同創新支撐。加快北京中關村和天津濱海高新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發展;做好北京原始創新、天津研發轉化、河北推廣應用的銜接。
2 完善區域創新體系。共同培育壯大企業技術創新主體,促進科研成果盡快轉化為生產力。
3 整合區域創新資源。促進科技創新資源和成果開放共享,加強科技人才培養與交流。
三大改革步伐
加大改革力度方面重點是什么?
1 推動要素市場一體化改革。包括推進金融市場一體化、土地要素市場一體化、技術和信息市場一體化等。
2 構建協同發展的體制機制。包括建立行政管理協同機制、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機制、生態環境保護聯動機制、產業協同發展機制、科技創新協同機制等。
3 加快公共服務一體化改革。包括建立區域內統一的公共就業服務平臺和勞務協作會商機制,落實養老保險跨區域轉移政策,統籌三省市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等。
開展試點示范
下一步如何推動試點示范工作?
1 著力打造若干先行先試平臺。開展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合作區改革試點,推進北京與河北共建曹妃甸協同發展示范區等。
2 推進重點領域率先試點。在交通領域,積極推進京津冀重點城市公交“一卡通”互聯互通、汽車電子標識等試點工作;在生態環保領域,開展環首都國家公園試點,探索開展跨區域排污權交易、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工作;在產業領域,鼓勵京津冀國家級開發區共建跨區域合作園區或合作聯盟,鼓勵和推動中關村在天津和河北建設科技成果轉化基地。
3 統籌推動其他領域改革試點。選擇部分市縣先行開展社會保障、醫療衛生等方面同城化試點;開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和民營經濟綜合改革試點,穩步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等。同時,通過在土地、財稅金融、對外開放等方面開展試點示范工作。據新華社
一核 雙城 三軸 四區 多節點
“一核”指北京。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優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解決北京“大城市病”問題。
“雙城”指北京、天津。進一步強化京津聯動,全方位拓展合作廣度和深度,加快實現同城化發展,共同發揮高端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
“三軸”指京津、京保石、京唐秦三個產業發展帶和城鎮聚集軸。是支撐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主體框架。
“四區”分別是中部核心功能區、東部濱海發展區、南部功能拓展區和西北部生態涵養區。每個功能區都有明確的空間范圍和發展重點。
“多節點”包括石家莊、唐山、保定、邯鄲等區域性中心城市和張家口、承德、廊坊、秦皇島、滄州、邢臺、衡水等節點城市。重點是提高其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和服務能力,有序推動產業和人口聚集。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