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愈幼兒園孩子的“分離焦慮”
摘要: 案例 微信公號家長提問:公號家長提問:我家寶寶上幼兒園大班了,卻依然存在“分離焦慮”的問題,如何讓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真正能夠做到相對的自立?另外幼
案例
微信公號家長提問:公號家長提問:我家寶寶上幼兒園大班了,卻依然存在“分離焦慮”的問題,如何讓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真正能夠做到相對的自立?另外幼兒園大班到底應不應該先期進行有關小學知識的學習呢?
專家觀點
朝陽區教研中心學前教研室安平:
其實“分離焦慮”并不僅僅出現在幼兒園大班,很多孩子都面臨著這樣的問題,家長和老師應該扮演“扶持者”的角色幫助寶寶盡快度過這樣的特殊時期。為了讓孩子能夠消除這樣的困擾,必要的溝通是不可或缺的,家長在交流中應起好榜樣的作用,千萬不要用極端的訓斥方式,這樣只會適得其反。
老師家長齊作為 可順利消除
“分離焦慮”是指嬰幼兒因與親人分離而引起的焦慮、不安、或傷心、痛苦等不愉快的情緒反應,以表示拒絕分離。分離焦慮產生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環境的巨大變化。最為大家所知的就是發生在幼兒3歲上幼兒園這個時期。幼兒從家庭邁入幼兒園,接觸到陌生的成人、小朋友還有活動空間,周圍環境有了巨大的改變,生活規律和生活習慣也隨之發生了變化,這些都會讓幼兒失去安全感,由此而產生了與親人的分離焦慮。這是一個特殊時期發生的現象,可以通過幼兒園老師與孩子逐步建立的信任感而消除。
其實不僅僅是大班的孩子,大多數幼兒都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實踐證明,一些在平時注重孩子獨立能力培養的家庭,對新環境的適應期較短,適應力強,也很少出現情緒問題。而那些嬌寵溺愛、一切包辦代替的家庭中的孩子則需要較長的適應期。也就是說,分離焦慮不會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而慢慢減少。隨著孩子的長大,情緒的內隱性的增強,他不會太激烈地表達這種分離焦慮,所以說,幼兒階段的教育是至關重要的,它為幼兒一生健康、全面和諧的成長奠定基礎。
別厲聲訓斥孩子 允許他們表達個人情緒
對于家長來說,其實在任何一個階段,交流都是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當然,對于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在他們情緒不穩定時的交流就要特別有方法。家長最好不要厲聲訓斥孩子,不硬性壓制,更不能打罵孩子,等孩子平靜后告訴他什么行為才是可以接受的。要知道,家長不冷靜的做法對控制孩子不良情緒是起不到任何好的作用的,只能讓孩子更加緊張、焦慮甚至還暴躁。
另外,鼓勵家長使用身體撫摸的方式,這種方法會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身體的撫摸會使幼兒疏解緊張、焦躁的神經,逐漸安穩下來。
提前適應小學模式 培養探究欲望
其實對于幼兒園大班到底應不應該先期進行有關小學知識的學習這個問題,教育部早就明確,確保小學一年級堅持“零起點”教學。幼兒有著不同于成人的生理結構和思維方式。具體形象的思維方式使他們有著自己特殊的學習方式。直接經驗感知、操作和游戲活動是他們學習的主要方式。
對于幼兒來說,學習知識的范圍非常廣,所以不能用“學不學小學知識”來衡量。他們有著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整個世界、整個大自然都是他們的學習對象,都有他們的學習內容。而我們成人往往忽視了這些知識,和這些學知識的地方,讓本該快樂成長的孩子背負上沉重的壓力。
文/記者 張昆龍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北京青年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